聽到兒子說承包別人家的果園,王向忠連連擺手。
“不行不行,承包別人家的果園?那別人不拿著你老爸當傻子了?咱們家三十畝蘋果園種的蘋果都賣不掉,再去承包別人家的蘋果園,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王向忠顯然不同意兒子提出的建議。
“我倒覺得兒子剛才這個主意不錯。”吳秀芬若有所思得說。
王錚和王向忠都很吃驚,看向了吳秀芬。
王錚心想:媽媽眼光不錯呀,別的不說,吳家峪子山下那片地,02年修高速公路的時候佔了二十多畝,每畝地的補償款是八萬,這一項的收入就是一百六七十萬。
而這項收益的投資是多少錢呢?王錚家承包的果園是1988年時候同鄉裡簽訂的合同,承包時間30年,每畝地30年的承包費是二百塊錢。而到了1991年,別說二百塊錢一畝地的承包費沒人願意承包,就是一百五你去承包一畝蘋果園都會讓人說你是傻子。二百塊錢投資11年就變成8萬,這樣的收益就是巴菲特也很難做到。
正是因為現在蘋果種植戶不賺錢,才出現了能讓王錚把其餘九戶蘋果種植戶的蘋果園給轉包過來的機會。要不然,別人怎麼可能會乖乖得把自己的蘋果園轉包給自己呢?
把其餘二百七十畝蘋果園全部轉包過來,總共也花不了五萬塊錢。五六萬快錢承包三百畝地,而且還有合同,使用年限三十年,一直到2018年合同才到期,這在後世的人眼裡看來簡直就是揀了個超級大便宜。
王錚當然不希望老爸錯過這個機會。
再加上,1991年的蘋果行情很不好,大量果農砍掉蘋果樹種上了莊稼,這樣一來1992年蘋果產量直線下降,導致蘋果收購價格從91年的一兩毛錢一下子漲到了一塊多。到了1992年,蘋果的銷量是絕對不需要人擔心的。
這一點王錚記得很清楚,1992年那一年,堅持種蘋果的王家一下子便成了村裡第一批的萬元戶。
三百畝蘋果園到1992年的時候少說產量也能到六十萬斤,銷售收入最少六十萬塊錢,去掉人工費用,管理費用等雜七雜八的支出,賺個五十萬應該沒問題。所以,說服老爸把所有的蘋果園全部承包過來,是絕對有賺頭的。
王向忠吃驚老婆竟然會贊同兒子的想法,他本來以為老婆肯定不會這樣想的。
“你倆一個是個婦道人家,一個是個一年級的小屁孩,不知道瞎琢磨什麼呢?你呀,好好在家做好飯看好孩子,你呀,好好給俺學習,過年給俺拿獎狀,別的呀,就少操心了。”
“當家的,你聽我把話說完。我看這蘋果的價格不可能一直這麼便宜,明年要是價格上去了,咱們肯定有錢賺。”
聽完了老媽的分析,王錚不由得暗自向老媽豎起了大拇指。
“爸,把咱們村的蘋果園全部都承包過來,絕對不吃虧。”
“行,既然你們娘倆非要慫恿俺幹這個冒險的事,我就給你們算筆賬。要是把所有的蘋果園都承包過來,承包費最少也得五萬塊錢,明年這蘋果行情要是好的話還好說,要是不好,咱們家擔著五萬塊錢的債,怕是這輩子也翻不了身了。”
王向忠頓了頓,接著說:“這還只是其一,其二,咱們家要是真承包了這三百畝的蘋果園,明年光指著我和你娘肯定忙不過來,肯定要僱工,最少要僱十個勞力,一個勞力一年的工錢按2500塊錢算,這就又得拿出兩萬五來。這樣算下來,咱們要有七萬五千塊錢明年才能敢說把所有的蘋果園都承包過來。再說了,明年的行情什麼情況還兩說著,我覺得咱們家不能冒這個險。”
這是實話,在1991年的時候,對王家來說,想要湊七萬五千塊錢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剛才我也說了,萬一明年的行情不好,蘋果全部都爛在地裡,咱們家以後可就難翻身了。”
然而王錚早就想好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過,礙著跟前有許多小夥伴,他沒有明說,而是對老爸說:“當前錢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我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