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子沐笙參政以來,議事從來都不避諱周如水。旁的姑子自幼都學女紅後宅之事,只有她,在兄長的庇佑下,無憂無慮,琴棋書畫以外,兼聽國事。雖然,她從前並不好學,但耳濡目染,總有所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公子沐笙看著她,欣慰點頭,揉了揉她的發,聲音更顯溫柔,他又問:“《晏子春秋·雜下之十》你可還記得?”
這是開始考較她的學問了?還是,要勸她莫鑽死衚衕?
周如水無奈地撇了撇嘴,抬眼,見兄長筆直的身形如一座皚皚的高山,臉上的淡笑也溫暖得如這世上最安穩的湖水。她心口一鬆,也笑了。循著記憶,她柔聲地答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味不同。”說到這,周如水一怔,已有些明白了。
果然,公子沐笙讚許地點了點頭,他微笑著說道:“你不喜劉崢,為兄甚慰。”說這話時,他嘴角噙著淡淡的嘲諷,好似也並不太看重劉崢。
周如水訝然,看向公子沐笙。
便見他一哂,莞爾道:“察舉制是我所提,天下人早便認定了,孝廉若入朝,必會為我所用。即便不為我所用,他們也算是我的門人。遂,朝中打壓他們的人不在少數,就從那日御座塌陷,孝廉不得受封來說,便已可見端倪了。他們三人,本就長路漫漫,無需我做甚麼,劉崢的前路本就不會太順。然而,天之生人,各有偏長。國家之用人,備用群長。昔日齊孟嘗君門下亦有雞鳴狗盜之徒,若有真用得上他之時,為兄也不會棄其不用。”
聽得這話,周如水一時失言。
但見公子沐笙瞥她一眼,眉頭輕挑。
見狀,周如水雙目微亮,這才後知後覺地想到了其中要處,追問道:“兄長此言,可是道會對劉崢不聞不問?”
對呀!三位孝廉自從入朝,便已被貼上了公子沐笙門人的標籤。朝中黨爭從未停止過,兄長只需不聞不問,不暗中相幫,像劉崢這樣無出身無家族撐腰,又無同僚相護的孤寡之徒,定然會步步為艱,苦如雞胗的。而他若無法立身得勢,劉氏一門就不會看重他,如此,劉氏還會是那個沒落的劉氏,根本翻不出天來!
想通其中關節,周如水險些笑出聲來,她還想繼續問話,公子沐笙卻不給她機會,忽而又道:“兕子,依你之見,傅涑,錢閭二人誰堪重用?”
“我並未與他們有過接觸。”周如水撇撇嘴,困惑地搖了搖頭。
公子沐笙卻是淡淡一笑,繼續溫和地問她:“葉落而知秋。昨日君父臨朝,他三人在殿外割席斷交,兕子可知?”
“然。”周如水頷首應是。
“以此為憑,你以為,傅涑,錢閭如何?”
曉得阿兄還在考較自個,周如水細想了想,也想盡綿薄之力為兄長分憂,只得靜下心來細細尋思,直過了一會,她才徐徐計較道:“傅涑有自知之明,是把好刀。錢閭懂得趨避厲害卻做得不夠高明,但又最是高明。”
“哦?“公子沐笙目露欣慰,等著她娓娓道來。
對上兄長期待的目光,周如水臉頰發熱,繼續道:“傅涑性情直莽,一番言語雖然中肯,卻也狠狠得罪了劉崢。錢閭雖也與劉崢割席斷交,但他不言不語,不溫不火,有傅涑在前,倒是兩邊都討了好了。日後,若劉崢得了勢想要報復,首當其衝會是傅涑。所以,論心機圓通,傅涑不如錢閭。論直所欲言,錢閭不如傅涑。”
看著周如水眸光盈動的雙眼,公子沐笙撫掌大笑了起來,他這阿妹啊!實是個大智若愚的!
他欣慰開懷地拉過了周如水的手,雙眸黑亮如墨,讚許道:“吾妹才智不輸大丈夫!”說著,他又揶揄地捏了捏周如水小巧精緻的鼻尖,低低笑道:“待你將字練好了,便是才貌雙全。若不然,一提筆又成了繡花枕頭。”
聞言,周如水氣呼呼地推開了他的手,捂住鼻子,嗔道:“阿兄不是才道天之生人,各有偏長的嘛!”她本是惱了,但對上公子沐笙揶揄的笑眼,直是兩腮鼓鼓,嗔著公子沐笙,卻也笑出了聲來。
見她如此,公子沐笙不禁莞爾,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微風拂過臉頰,柔柔的,涼而不寒。他這個阿妹喲,怎麼這般寶氣!
喜歡悅君歌請大家收藏:()悅君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