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彼時,夙英才放了黑衣人來見。
那二人見了周如水都是作揖一禮,卻,均是半字未言,只由左邊那人朝周如水遞上了一封封著火漆的密信。
殿內暖融融的,燭光之下,周如水烏黑的長髮順滑地披散在肩頭,她幽黑的大眼明亮澄澈,直透著一種稚氣的豔美。
見黑衣人遞來的密信,周如水直是遲疑了一瞬才抬手接過,她豐腴白嫩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捏著信,睨了一眼黑衣人,才撕開火漆,凝神看向手中的帛書。
待看清帛書上的字跡,周如水心中的疑慮便是一輕。可,再待她將信從頭至尾細細看完,周如水卻不禁蹩起了眉頭。她抿了抿唇,猶豫了一陣後,才張嘴問道:“阿兄的意思是,暫不理鹽務了?”說著,她的眉頭蹙得更緊,因是初醒,又使了些力,清亮的嗓音更是微透著沙啞地繼續問道:“為何?”
這話音一落,依舊是那左位者上前了一步。他朝周如水一禮,低眉斂目地恭敬回道:“朝堂之事瞬息萬變,此事原是萬無一失,卻不想,出了簍子。”說著,他便細細將這些時日發生的變故同周如水說了一遍。
鹽務一事,起自錢閭,如今這變故,也要從錢閭說起。
三孝廉中,現下只有錢閭為公子沐笙所用。錢閭也算有才,也算機敏,更是圓通謹慎。卻不想,這樣一個精明之人會栽在後宅上。這一栽,還鬧得公子沐笙也不□□生。
往裡日,公子沐笙與錢閭來往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從不私談國事,甚至不通字句,如此行事,便是為了不留下任何的把柄。卻哪曉得,即使如此謹慎,還是被人鑽了空子。
錢閭中孝廉後買了房小妾施氏,施氏華美非常,很是得錢閭的寵愛。然而,這個施氏卻是公子詹養的線人。又,錢閭千防萬防,卻從未防過自個後宅的一妻一妾。如此,一日酒醉,他便在床帷間與施氏甚是得意地講起了鹽務之事。施氏得了信,也自然而然地將此事傳信給了公子詹。
公子詹得信後大樂,就知公子沐笙總喜沾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藉此,便打了主意將計就計重震公子沐笙。
於是,待公子沐笙的回禮送至錢府時,施氏便趁著給錢閭送晚食的功夫進得書房,在公子沐笙回贈的錦帛中夾了朵“使君子”。
“使君子”是一味中藥,形如梔子,稜瓣深而兩頭尖,色淡紅,有五瓣。在藥理上,專治小兒腹中蛔蟲。
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若是旁人見了那一瓣“使君子”或許也就稀裡糊塗地不當回事地放過了。卻,錢閭前頭才將鹽務之事巧妙地告知了公子沐笙,本是得意的時候。如今再見公子沐笙這般回信,自是十分地放在心上。
這一放在心上可就不得了!他直是自作聰明地自允”君子“,又連著“使君子”的藥理,認定了這是公子沐笙在示下,叫他打頭去除那周國的蛔蟲。如此,錢閭更是大樂,一時也是想入非非,只覺著自個或許很快便能快馬加鞭地得到重用了。便問也不再問,像個冒失鬼一般,連夜上書周王,向朝廷諫言了鹽引制的種種弊端。
錢閭這一上書,自然是打得眾人措手不及,一時也算是捅破了天了!
其一,當今天下極是重忠君,重孝悌。“鹽引制”乃周聖帝所制,錢閭身為臣子,斥責“鹽引制”便如同斥責周聖帝,是謂不尊君主。
其二,周王作為周聖帝的子孫,若是贊同錢閭所諫,亦是可謂不孝。如此,周王自是眉頭緊鎖,勃然大怒。
其三,百年來,自“鹽引制”施行,不但有無數商賈前赴後繼開往西北九邊,便是世族高門之中,暗地裡倒賣鹽路的也是不少,錢閭所諫,實則是斷了他們的財路。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滿朝文武,真是無一個為他助仗。
也是因此,周王大怒,當庭就將錢閭連降了三級,公子沐笙也受他牽連被周王怒斥了一通。
喜歡悅君歌請大家收藏:()悅君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