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華拿著話筒,微微閉上眼,低聲唱了起來。
“繁華聲,遁入空門,折煞了世人。”
就是這一句,幽怨悲傷的唱腔瞬間就營造出了一個淒冷的幽境,悲傷的感覺緩緩朝著觀眾襲來。
“夢偏冷,輾轉一生,情債有幾本。”
“如你預設,生死苦等,苦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輪……”
古典精緻的歌詞,如同精雕細琢一般,伴隨著那幹淨清冷的嗓音讓現場的觀眾都沉浸在那淒冷的歌曲裡面,感受著歌者的悲傷,感受著歌曲的那股濃濃的傷感。
“浮屠塔,斷了幾層,斷了誰的魂?”
“痛直奔,一盞殘燈,傾塌的山門。”
“容我再等,歷史轉身,等酒香醇,等你彈一曲古箏……”
這一句句的悲傷,一邊一邊沖刷著聽眾的心,接著便是到了副歌的高潮,悲傷似乎達到了頂點,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雨紛紛,舊故裡草木深。”
“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
鏡頭一一掃過那些觀眾,落淚,動容,如同感受到了歌曲中那深深的悲傷,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白月華的唱腔,低沉而哀怨。
就是那一句“雨紛紛,舊故裡草木深”,似乎唱出了所有的悲傷,草木已深,歲月不再。
聽著這首歌,所有的聽眾彷彿走錯了朝代,在灰濛濛的老舊時空裡,看見了這樣一故事:有人遁入空門,有人在生死枯等,但守候的只是石板上“再等”的迴音。
“雨紛紛,舊故裡草木深。”
“我聽聞,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落在那座野村,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
當一切物是人非,那一句“煙花易冷,人事易分”隨之而來。
白月華一身古典旗袍,鮮紅如血,每一句都似乎在訴說一段歲月的等待,那段生死相依的緣份落地生根,在伽藍寺的雨聲中永恆。
“聽青春,迎來笑聲,羨煞許多人。”
“那史冊,溫柔不肯,下筆都太狠。”
“煙花易冷,人事易分……”
歌聲依舊,那悲涼的唱腔依舊,歌詞中的悲傷再加上白月華悽涼的嗓音,一首悲傷的古典風歌曲就這樣如同一幅畫一般緩緩在眾人面前展開——
空門、殘燈、古箏、落葉、草木深、雨紛紛、老樹根,孤城、野村,斑駁的城門……這一切一切隨著這首歌緩緩出現在所有人面前,無論是現場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所有人都看見了這一幅畫,悲傷的愛情故事,在這股悲傷中愈加悲傷。
所有人都聽著這首悲傷歌,聽白月華講述這個悲傷的故事,然後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