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思道:“龐統並非平凡之輩。他又豈有不知我等知其蜀軍有多少水軍,多少船隻的呢?”
太史慈道:“將軍是說,此亦乃龐統之詭計?”
孫權點了點頭,道:“雖然現在我不知龐士元之詭計到底是為何而來?但此定是其計沒有錯。哦,對了,湖口之處。”
太史慈也明白了孫權之意道:“將軍是說,蜀軍以此百餘船來作晃,讓我軍以此為重點防患,其實蜀軍是以鄱陽湖水域最窄的湖口向我軍進攻。”
孫權點了點頭,道:“不錯,龐統之計我已猜知三分,我想其必定在此發兵。因為鄱陽湖水域寬,對於蜀軍渡水來戰,一是慢,二是水戰不易攻戰陸地,只要我軍重點防備,以火箭射之,可破敵水軍;公瑾曾說,如若蜀軍船隻眾多,兵多,成群成隊,用火攻可勝之。”
太史慈道:“如此說來,那龐士元想必也是考慮到這點,所以欲速戰強渡鄱陽湖,然鄱陽湖寬廣,所以選擇從湖口。”
孫權道:“子義,我現在命你帶你本部兵馬兩萬軍向湖口進發,駐守湖口,以防萬策。”
太史慈領命道:“是,屬下定不負將軍所託。”
兩日後,湖口傳來戰報,侍衛入報道:“稟將軍,湖口太史慈將軍傳來戰報,蜀軍大軍夜裡偷襲我軍湖口水寨,被我軍覺察,太史慈將軍引軍防戰,以火箭拒敵,敵軍傷忙大半,敗軍而去。”
孫權聽後,並沒有得意,問道:“可知蜀軍船隻多少向我軍湖口進攻?”
侍衛回答道:“蜀軍船隻成百上千,蜀軍數萬大軍向湖口攻進。我軍傷忙亦多,是太史慈將軍率軍堅決抵抗,才保住了湖口。”
孫權暗思,幸虧我早猜得龐士元之計,不然蜀軍一過湖口,長驅而入,東吳恐完矣。孫權又使孫靜引五萬軍前去湖口助太史慈。
.......
在柴桑蜀軍營中,一兵入報甘寧道:“稟都督,襄陽諸葛瑾將軍、武陵劉琦將軍引軍到了柴桑來助陣。”
剛一說完,諸葛瑾與劉琦、傅彤走了進來,一見甘寧忙問道:“甘都督可受傷?”
甘寧不解,反問道:“公等為何有此一問?”
諸葛瑾忙道:“得知甘都督與東吳水戰於湖口,敵我雙方皆傷忙慘重,聽說都督在亂箭之中受傷,所以連夜兼程趕到柴桑來助都督。”
甘寧立起身,大笑道:“我甘興霸雖不才,然一身戎馬,要傷我也不是易事,何況有龐軍師在,我豈有事呢?”
諸葛瑾與劉琦、傅彤等不明,甘寧又道:“不錯,此一戰的確是我軍敗了,而且傷忙慘重,此乃軍師之計也。我受傷之訊息乃故意放出,其實我根本沒有受傷。”
正在此時水寨兵回來報道:“稟軍師,鄱陽湖上使人回報,敵軍鄱陽水寨毫無動靜。”
又一兵入報道:“稟軍師,探知湖口敵軍再加兵防湖口。”
龐統這時才放下荼杯,起身大笑道:“好,現在我也可以告訴你們了。其實前晚出兵偷襲東吳湖口,我軍只出一萬軍,每船兵數不多,正因是夜,東吳不知我軍兵多少,只不過船多而已,以此一敗而換取鄱陽、豫章,有何不可?今正好諸葛瑾與劉琦、傅彤前來相助,真是太好不過了。”轉對甘寧道:“都督,可以發兵矣。”
甘寧對諸葛瑾與劉琦、傅彤道:“你等遠路趕來,部下兵馬皆不宜出戰,我命你等人駐守九江、柴桑、建昌等城。”諸葛瑾與劉琦、傅彤等人應之。
甘寧又對左右道:“傳我命令,命何幹副將點兵準備發兵出戰。”左右侍衛應命而去。
甘寧對蘇飛、郭準道:“郭準聽命,我命你引本部水軍兩萬,從鄱陽湖上速向豫章進發,誤必攻下此城。軍師與公琰引軍將從建昌發兵相助於你。”郭準聽令而去。
甘寧又道:“蘇飛、鮑隆聽令,我命你二人為先鋒,各引本部水軍兩萬速向敵軍鄱陽水寨進軍,我引本部水軍隨後即到。此一戰必須得勝,大軍出發。”甘寧手一招,眾將士立刻備軍出發。
在東吳鄱陽水寨,有兵士回報蔣欽道:“稟將軍,今日為何不見蜀軍船隊來此鄱陽湖上?”
蔣欽道:“蜀軍只不過是以此百餘船隻作晃,實乃攻我軍湖口,想從此狹口強渡鄱陽湖。前日一戰,蜀軍大敗,豈有再來之理?”
正在其等高興之時,有兵急急回報道:“稟將軍,鄱陽湖上蜀軍船隊又來了。”
蔣欽回道:“怕什麼,難道甘寧又向進攻湖口不成?”
也是正是此時兵報:“稟將軍蜀軍大軍進軍我軍豫章。豫章情勢危急,向將軍求救。”
蔣欽道:“可報之孫將軍?”
兵道:“已報。孫將軍命將軍引本部軍前往救援。”
蔣欽回道:“那這裡怎麼辦?”
兵道:“孫將軍即將來此駐守。”蔣欽聽此立引軍前往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