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魏軍失雁門關,兵報之晉陽城,魏軍眾將皆大驚。正此時有兵入報道:“稟都督,蜀軍向我晉陽城進軍,於城東三十裡下寨,而城北、城南皆有伏兵,不知其數。壽陽城被攻破,兵平、白馬皆開門而降蜀矣。”
曹真一聽,大怒道:“叛賊!竟開城而降蜀。”
郭準道:“都督,現我晉陽城乃孤城矣。”
曹真問信兵道:“取雁門關者,何人也?為何探兵未探知。”
兵道:“乃蜀將閻行是也,其乃從河西引軍從汾水西而上,行軍詭秘,日夜兼程,故此......”
梁習道:“都督,今我晉陽兵多糧少,如若再堅守下去,糧盡之時必士氣潰散,不若引兵出戰,且得一線生機。”
曹真正是怒頭之上,一聽這話,大怒道:“我當然知道糧少,如若出戰,兵敗士氣更加速而降,到時援軍未到,城已破矣。況且敵軍南、北乃有伏兵不知其數,西有汾水,你道我如何出戰?蜀軍現已將晉陽圍了。你也不用腦子想想,現我探兵已出不了城,如何知敵情況,要不是昔日你等久攻河西不下,上黨怎麼會失呢?晉陽又怎麼會遭圍攻呢?”
梁習被數落了一頓,心裡很不痛快。謀人在人,成事在天。何故怪罪到自己身上來了?也並非自己未盡心盡力。梁習越想越氣,想當初如真降了蜀,也不會受這樣的窩囊氣,要不是魏主曹操曾委於重任治理幷州,賞識之恩,早已離去矣。現想起在上黨時主簿對自己所說的話,心裡不禁感到遺憾。但心裡想了這麼多,卻沒有說出隻字半語,因為其心中還存有對魏國的希望。
不久,冀州都督曹丕引兵至壺關而來,蜀軍張翼只堅守,不出戰,隔日上黨廖化引兵來助守關口,魏軍久攻難下。箕關,魏軍又至,張任、鄒靖引兵據守,魏軍攻取不下。
不日,一兵急奔晉陽城東蜀軍營中,兵入報道:“稟趙將軍、法參軍,風將軍、秦將軍引兵至。”
趙雲大喜,與法正出迎。風義郎至,下馬來見趙雲與法正,道:“讓趙將軍與法參軍久等矣。”
趙雲道:“義郎未遲也。正是時候。”兩人相擁而笑。
一見秦卿,趙雲與法正,皆拱手道:“末將參見郡主蜀王蘭飛義妹)。”
秦卿道:“趙將軍、法參軍不必拘禮,我想還是叫我風夫人,或者說秦將軍吧。”
說話間幾人走進營賬。風義郎問道:“趙將軍,今晉陽形勢如何?”
趙雲道:“敵軍只守不出,目前只待敵糧草盡,其軍心潰散,可得此城。”
秦卿道:“如此要待到何時?”
法正道:“秦將軍有何計策?”
秦卿道:“兵法有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如若用計佈散謠言,使其軍心不定,兵將相互猜疑,再堅固之城也定破矣。”
法正一聽,大喜道:“秦將軍乃女中豪傑也,末將為何沒有想到呢?”
法正對趙雲道:“子龍,昔日你取上黨之時,梁習是不是降你,後其又倒戈向魏矣?”
趙雲道:“正是,此乃我一時大意,心想上黨民心未定,故允之降,以安民心,這樣也好急引兵攻取晉陽。”
法正道:“那好,今我等可放信說梁習乃我等內應,曹真必定猜疑,可藉此殺梁習。”
趙雲一聽,大喜道:“此計可行,妙哉!”
次日,趙雲等人引兵至城下,趙雲上前叫道:“快叫梁將軍出來,就說常山趙子龍前來相見。”
梁習正好在城樓之上,一見趙雲道:“梁習在此,有何指教?”
趙雲道:“梁將軍,你我不是說好嗎?我昔日饒你不死,你應我要助我取得晉陽城嗎?難道幷州刺史這個官還不夠大嗎?”
梁習大怒道:“趙子龍,你在那裡放什麼狗屁?我堂堂魏國大將會降蜀狗?”
趙雲大聲道:“我已稟明蜀王,如若將軍助我取得幷州,大王乃封將軍為鎮北將軍、晉陽侯。將軍以為如何?且待你考慮一日,明日我再來等將軍答複。”說完引兵而退。
<a href=>起點中文網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