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邊鋒互換位置!
說大,可能在區域性造成不小變化,說小,一旦效果不佳可以隨時換回來。
由於伊布不是傳統的站樁型鋒,回撤參與進攻組織屬於家常便飯,阿內爾卡與哈塞爾巴因克也不是傳統邊鋒,禁區內外都很活躍。因此三人的位置較靈活,並不是以往曼聯隊“兩翼齊飛,下底傳,搶點包抄”那種三部曲。
於是這種換位沒有造成任何不適,從一開始取得了顯著效果!
賽第6分鐘,攻勢正盛的切爾西隊右路大做章,蘭帕德與格倫約翰遜的連續配合在邊路開啟了缺口,最終前者送出一腳直塞,給到回撤至路大禁區外的伊布腳下!
瑞典人沒有強行轉身,牢牢倚住坎貝爾之後利用節奏變化迷惑了回防的維埃拉,腳後跟斜傳給左肋部高速插的阿內爾卡!
法國人的爆發力與速度完美結合,啟動的一瞬間把永貝里甩在了身後,面對勞倫的正面防守更是狀態爆棚,高速前進連續兩次變向渾然天成,幾乎一個照面的功夫,已經突破到了小禁區附近!
面對萊曼的近角封堵更是不含糊,左腳稍做調整,右腳小弧線兜出,直奔遠門柱死角!
皮球最終擊了門柱彈回,在海布里的觀眾齊齊倒吸一口冷氣的時候,伊布拍馬趕到,半邊身子被坎貝爾緊密糾纏的情況下,生生憑藉下肢力量穩住了身形,大長腿一伸,捅射入!
1:0!
切爾西取得了完美開局!
......
瞧著高懸天的0:1,海布里球場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只有切爾西球迷所在的一角興奮無。
其實時間還早,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不過由於這一波十四連勝,絕大多數都是“領先——擴大領先優勢——勝利”這種缺乏懸念的模式,開場落後對他們來說有些陌生。
這種陌生對於球迷來說不算什麼,一轉頭能扔在一邊,對於球員來說影響有些大,很容易導致注意力分散。
陌生嘛,總得需要點時間適應,思考下前因後果什麼的。
於是在對手慶祝的時候,尤墨的大嗓門亮了起來。
“總算遇到個不一樣的劇本,觀眾不用打瞌睡了。”
話音一落,反應平平,所有人都在若有所思。連一向跳彈的阿什利科爾都沒有出聲發表意見,更別說鬱悶的萊曼了。
這倒不是輸不起,而是對手在這次進攻的快速流暢讓人印象深刻,相於他們一向自豪的水銀洩地式進攻毫不遜色,純粹的實力所至,沒有任何水分!
至於進攻的關鍵人物,更是讓他們覺得顏面無光!
居然讓阿內爾卡如此輕鬆地拿到直接威脅球門的機會,球隊的防守顯然存在問題!
問題在哪?
不用仔細回想,也能找到答案。
球隊的右路防守有問題!
一直以來,阿森納的左路走廊都以犀利著稱,溫格一手打造的“阿什利科爾——皮雷——亨利”連線,能讓豪門級別的對手非常忌憚。相之下,球隊的右路攻防套路較簡單,永貝里的突然插搶點得分是為數不多的亮點。
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為了追求攻守平衡,另一方面也有右後衛勞倫助攻能力平平帶來的影響。好在兩人的前者得分能力強悍,後者的防守能力出色,很大程度掩蓋了球隊不能兩翼齊飛的遺憾。
但在穆里尼奧的針對性佈置下,球隊的短板暴露無遺!
由於進攻的跑位要求很高,永貝里在協防時的到位率偏低,當勞倫一對一防不住對手的時候,右路防線被人打穿再正常不過!
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