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球員都有自己喜歡的踢球方式,這是個人風格的基礎,也是95至05這十年裡巨星輩出的最大原因。
在那之前,職業足球還處於開荒階段,球探與青訓系統都非常落後,各大聯賽多半處於閉門造車狀態,難免會造成天賦的極大浪費。在那之後,職業足球進入了過度商業化階段,球探遍佈全球,青訓系統成了流水線。如此一來,天賦異稟的球員被埋沒的可能性很小,但個人風格被過早磨平成了普遍現象,拔苗助長同樣比比皆是。
唯有在這十年間,天賦成了個人風格的催化劑,那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代表著不同的踢球方式,讓人過目難忘。
簡單點說,是“靈氣”與“匠氣”的區別,也是那個時期的比賽中個人能力如此耀眼的最大原因。
隨著職業足球的發展,戰術的不斷進化,訓練方法的不斷進步,以及資料的大量採集分析,現代足球節奏更快,對球員的無球跑動要求更高,對防守的重視也不斷重新整理高度。這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球員的個人能力成長空間,尤其是那些身體條件平平或者性格不夠強硬的傢伙,想成為頂級球星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尤墨僥倖生在這個年齡段,又完整經歷過職業足球高速發展的20年,因此他對前十年與後十年的區別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也比同行們更懂得采優去劣。
前十年的“靈”,後十年的“快”,是他追逐的目標;前十年的“慢”,後十年的“匠”,是他時刻不忘警醒自己的問題。
為此他會非常留意對手的踢球方式,尤其是那些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已經成為巨星的傢伙們,他們對這項運動的理解,成了他的靈感來源。除此之外,他在訓練或者比賽中對自己無球跑動的要求很高,要麼不跑,要跑就在最短時間內跑到位置,因此經常給人以“怎麼又是他”之類的感覺。
經歷過整整七年的錘鍊之後,他的個人風格已然成型。
化繁就簡,順勢而為!
這八個字看起來簡單,其實正是這項運動的精髓!
足球始終是一項比誰進球多的遊戲,無論進攻防守,都不能偏離目標太遠,沉迷於複雜精細的配合。忽略這一點,不但會導致防守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還會讓球隊的進攻趨於套路,很容易被對手針對。
除此之外,戰術的精髓在於真假難辨,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遠比花哨的假動作來的威脅更大!
想要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莫過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幹嘛,能幹嘛,最後幹了嘛。
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順勢而為!
因為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任何細節都有可能一晃而過,也有可能發揮決定作用。如果一上來就把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定,那即使反應再快,也來不及跟上節奏變化。
只有順勢而為,以直覺為導向,輔以經驗,才能時時出其不意,眾人皆醉我獨醒。
這一次也不例外,埃默森的小動作早已被他察覺,於是在對方借力起跳,牢牢把他壓在身下時,他絲毫不為所動,更沒有後仰摔倒搏點球。穩住重心,等到巴西人的手一鬆開,立即轉身,加速,頭也不回地向禁區外跑去!
壓根沒管球出沒出界,是不是在隊友的控制之下!
因為他很清楚,他在禁區裡太顯眼,除了埃默森還會有其它人盯著傳球路線,無論空中地面,只要站著不動,幾乎不可能順暢地接到皮球。只有擺脫糾纏,保持高速移動狀態,他的目的才會真正隱藏起來,對手不清楚,隊友不明白,自己也不知道!
一切,都等下一秒!
果然!
埃默森這一頭是勉強為之,沒辦法直接頂出界外,反倒讓自己跟丟了目標。已經成圍攻之勢的阿森納球員們在邊線處將球得到,橫向中路一腳傳遞之後,博格坎普適時插上,餘光剛好發現了他!
機會,就在電光火石之間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身為大師,這種狀態下的傳球正是功力體現!
博格坎普動作輕鬆寫意,右腳輕抬,緩緩落下,彷彿怕吵醒沉睡中的嬰兒一般,處處透著一股柔和。皮球也像個乖寶寶,斜向快速滾過5米的距離後,在離尤墨左腳還有不到三十公分的地方,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羅馬球員們跟丟了他,卻沒有跟丟荷蘭人,這腳看似平平無奇的傳球在他們眼中沒什麼威脅,薩默埃爾都沒去管右手邊的傢伙,右腳一抬,打算直接斷球發動反擊!
不料,抬起的右腳沒能碰到皮球,一條粗壯的大腿橫了過來!
接著,眼前一花,腿不見,球亦不見!
什麼情況?
動作太快,以至於號稱“磐石”的傢伙連看都沒看清對手的動作。不過身處看臺上的觀眾卻看的明明白白,心也一涼到底!
馬賽迴旋!
大禁區線上,正對球門處的馬賽迴旋!
至此,博格坎普的傳球目的才被懂行的傢伙解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