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證明,溫格對於新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比賽第60分鐘,面對似曾相識的局面,法國人手一揮,科洛圖雷下,勞倫上。
此時的比分是1:0,唯一的一粒入球來自於維爾託德,在比賽的第19分鐘,接皮雷斯傳中,大禁區角上兜弧線破遠角。順利破僵之後,阿森納連續錯過了幾次不錯的得分機會,算是給對手保留了一線希望。
博爾頓有樣學樣,面對久攻不下的對手,防守時他們屯兵後場堆人頭,進攻時長傳衝吊瞎攪和。雖然沒有立竽見影的效果出來,場面上卻比開場時的被動局面好了不少。隨著時間漸漸推移。1:0的比分雷打不動,他們計程車氣開始高漲,傳中質量明顯提升。製造的威脅也開始真正考驗萊曼!
科洛圖雷經驗不足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暴露無遺。
對手之前的進攻是雷聲大雨點小,因此只要站好位置即可。現在的進攻是立體式。多點開花,還指望站樁式的防守解決問題,顯然有些不合時宜。
其實把責任都推到象牙海岸人頭上也有些過。
畢竟沒有在成年隊的比賽中摸爬滾打過,這剛來就成了主力,場上又沒有老司機帶路,再加上語言不通帶來的交流障礙,失誤頻頻也就不難理解了。
即使對手實力平平。
溫格用換人來解決問題是把雙刃劍。
如果是個意志堅定的傢伙,會在下來的時候冷靜分析。努力提高。如果是個心理素質薄弱的傢伙,很容易一蹶不振,就此成為邊緣人物。
頭頂沒有任何光環,甚至因為身價過低而被人嘲笑的科洛圖雷,被換下場時表情還算平靜,不過一張臉本來就黑,攝像機都看不出來真實心情如何,其它人更不用說了。
與象牙海岸人相比,同樣是英超一年級新生的皮雷,在這支球隊中儼然混的如魚得水。場上場下都開始猛刷存在感。法國人已經步入職業生涯的成熟期,來到阿森納這種量身打造的球隊之後,很快就找準了自身定位。與表現活躍的阿什利科爾一起,把球隊的左路攻勢組織的風生水起!
除了邊路突破製造殺機外,法國人的右腳功夫同樣了得,本場比賽他在大禁區前橫向帶球內切射門一氣呵成,差點在助攻後完成自己的處子球。
相比於奧維馬斯的單點爆破,尖刀直入,皮雷的衝擊力要稍遜一籌。不過雙腳平衡更為出色的法國人踢的很聰明,高頻變向與節奏變化讓他的意圖很難被對手知曉,極少有陷入纏鬥的時候。
三個一年級新生境遇迥然不同。二年級的傢伙們也同樣遭遇了不同問題。
永貝里繼上一場高光表現後,這一場只要一拿球。就會陷入對手的包圍之中,少有高光表現的時候。
所謂的新秀牆。即是如此。
拿球習慣,目的,弱點,這些重要情報經歷一個賽季的積累之後,幾乎每一個英超教練團隊都會拿來仔細分析,尋找破解方法。
瑞典人的弱點其實很明顯。
拿球時很少直接一腳出球,喜歡帶一下,尋找到合適的節奏之後,再進行下一步驟。
上一場比賽他與維爾託德雙劍合璧,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這一場的對手充分吸取教訓,在他拿球前留出空當,斷他的突破與傳球線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同為二年級新生的萊曼,這一場表現的更穩健了。
德國人開始明白,阿森納的防線問題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而是整支球隊的防守意識與能力不夠造成的。即使把表現欠佳的傢伙們換下去,球隊的防守在高水平的較量中仍然不夠看。
這種情況下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好,因為別人的發揮而耿耿於懷,最終導致自身發揮失常,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與德國人相比,尤墨的表現不太讓人滿意。
他在這場比賽中失誤偏多,傳球成功率剛過半,四腳射門僅有一腳在門框範圍內。
這對於平時超七成的傳球成功率,超六成的射正率的傢伙來說,無疑是不合格的表現。
問題出在哪裡?
他自己最清楚不過。
上一場比賽他的身體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爆發力更強了。但足球運動不是力量越大越好的專案,不能合理利用自己的爆發力,帶來的結果即是如此。
發力太猛,精確度下降!
這種狀況和他剛進入專業隊時一模一樣,當時是用鐵砂袋裹腿解決了問題,這一次卻沒那麼簡單。
先不說賽前檢查能不能過關,單就是負重狀態下頻率變慢的問題就很棘手。
成年隊的比賽激烈異常,場上機會稍縱即逝。動作頻率一旦降低,好機會的質量就會隨之下降,普通機會就會變得難以捕捉。綜合到場上表現,就是犀利感下降,把握機會能力不足。
看來又得把狗頭軍師找過來,躺平任調戲了。
這貨再次踢飛一腳遠射後,不無遺憾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