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連續幾場發揮不佳。那立馬翻臉沒商量!
無論是最近熱議的自由人話題,還是以前自己曝光的私生活問題,都會被拿來當成子彈,一股腦的掃射出去。
哪兒還會記得今日追捧?
“......和你們打交道多了,真有種心生無力的感覺。我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大你九歲了!那些回頭找過來的商家。還是讓他們等等吧,至少等到賽季結束。再開始和他們合作。真是的,被你們這麼一攪和。明天赴宴的心情都沒了,好挫敗。”
“庫卡不是靈光一現?我才不信呢,那個傢伙會浪子回頭?笑死我了!”
......
俱樂部主席親自接見,這種待遇真有些出乎王丹預料。
德國人的認真勁兒,細節方面下功夫的精神頭兒,在這種事情上顯露無疑。她從蔣律華那兒瞭解到俱樂部主席的態度後,心裡好生感慨了一番。
她在國內報社工作了三年多,接觸社會人物不在少數,心裡很清楚位高權重者對待媒體的態度。
或者不加掩飾地厭惡,或者費盡心機地利用,或者處處小心地防備。
就是見不到朋友般的真心對待!
她在那個階段仍然是站在媒體的角度,來評判當事人的這些態度,心裡自然很是不以為然。接觸越多,對立情緒就越重,所謂的偏見,也就慢慢形成了。
現在做為當事人最親密的夥伴,她的態度頓時轉了180度的彎。
評論看的越多,越覺得居心不良!
可是,嘴長在別人那兒,只要沒到對薄公堂的地步,那就只能聽之任之。
沒辦法,和媒體較真的話,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如果能忍住不去看那些評論,到也能相安無事。可問題關鍵是:當了幾年記者了,怎麼可能沒有瀏覽新聞的習慣?
昆茨的建議正中她的下懷!
就像俱樂部輕易不會對媒體過不去一樣,媒體對待俱樂部,也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覺悟。畢竟,這支球隊是這座城市的驕傲與象徵,會員制的具體狀況,也決定了俱樂部形象的重要性。
真要把俱樂部罵的狗血淋頭,那媒體的體育版也可以關門大吉了。
有了俱樂部做後盾,她的底氣足了去。既能在第一時間瞭解俱樂部的態度,又能用俱樂部的名頭,來壓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
至於報酬問題,她當然理解20馬克每小時主動加到25馬克的意義。
攏絡人心嘛!
如果換成江曉蘭的話,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記起俱樂部主席家的樸素狀況,進而委婉拒絕這麼高的薪水。
她才不會那麼做!
薪水是個人價值的體現,也是工作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若不接受這份薪水中特殊好意的話,俱樂部難免會對尤墨的忠誠度有所猜測。
坦然接受,會讓誤會消彌於無形之中,把雙方的關係真正融洽起來。
所謂的,接受別人的善舉,本身也是種善舉。(未完待續)
喜歡兩球成名請大家收藏:()兩球成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