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單純地保持鋒線競爭力的話,雷哈格爾一週的準備未免被小瞧了。
跑道上的兩人邊熱身邊閒聊。
“薑是老的辣......”
“臺詞重複了!”
“在對手體力下降的時候,由守轉攻,用衝擊型打法,逼迫對手做選擇題。”
“哦,會被沖垮麼?”
“不收縮防守,風險肯定會增大!”
“收縮了呢?”
“繼續換人!”
......
兩軍對壘就是這樣,明明雙方實力差距不大,彼此狀態也旗鼓相當,可最終表現卻有可能天差地別。
這支烏爾丁根隊,年齡結構合理,戰績名次給力,球員教練信心十足。這輪主場面對本賽季起伏頗大的凱澤斯勞滕隊,他們的目標定的可不低。
平局依然能讓對手威脅到自己的位置,勝利自然是保證自己衝頂希望的最有力武器!
前60分鐘的場上表現,似乎也驗證了他們的底氣來源。
控球率接近三七開了,還需要其它資料來證實場上優勢嗎?
即使久攻不下,他們也並未多著急。
原因簡單著:時間還有不少,機會可能會更多更好。而且,被對手擺大巴逼平,不丟人!
可60分鐘一過,形勢立變!
對手居然陣形前壓,兩翼齊飛了!
烏爾丁根隊主教練心裡有點發虛,起身叫喊了幾句,順便喚回了跑道上的一個傢伙。
反應看似很快,心裡卻在猶豫。
被大巴隊逼平。不丟人。可被他們擊敗,這可輸了面子又折了裡子!
可此時收縮防守的話,所有人都會心有不甘。三七開的控球率,沒有開啟局面不說,最終還被對手壓制住了。這種平局太傷士氣!
不收縮防守的話,相當於打對攻了,這要放在比賽開始,自己肯定高興的蹦起來。可放在久攻不下,體力下降的60分鐘以後,勝利的天平就很難講了。
算了。看看對手的進攻質量吧,先換個前鋒看看手氣如何!
......
第60分鐘開始,國家二臺的兩位解說終於興奮起來了。
比賽就是這樣,一邊倒就夠沒勁的了。一邊倒如果既沒有進球,又沒有精彩場面的話。那簡直是種煎熬!
比賽最後階段的對攻戰,無疑是血脈賁張的激情時刻。
“.....凱澤斯勞滕攻出來了!他們彷彿早有準備,態度很堅決,右路的施容博格和克利斯托夫,在斯福扎的協助下,開啟了一道進攻走廊。拉欽霍也很活躍,他和萊希兩人一上一下,既保證了中場的防守硬度。又給球隊的進攻增加了傳球點。兩名前鋒的衝擊力都很強,傳中球開始威脅到烏爾丁根的大門了!”
“是的,同樣是換人。效果卻完全不同。這不得不說是主動與被動的選擇,所造成的天差地別般的效果!”
“一腳射門!好險,貝納依然延續了他良好的競技狀態。剛上場沒多久,就完成了一腳大禁區線上的凌空墊射,皮球被守門員奮力託了一下,稍稍高出橫樑!”
“這場比賽。雷哈格爾明顯棋高一籌。前60分鐘守的穩當,後30分鐘攻的對手防不勝防。烏爾丁根隊換了個前鋒。卻連球都送不到他腳下,這種局面得馬上調整了!”
“看這次進攻!施容博格下底傳中。頭球攻門!可惜,謝里的頭球有些偏軟,角度也太正,距離如此之近,卻沒能破門得分,有點可惜!”
......
70分鐘不到,烏爾丁根隊主教練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