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傢伙,太想表現自己了吧,這麼溼滑的場地上秀什麼腳法?
不過,雖然進攻中表現不怎麼樣,防守上卻挺賣力的,幾次倒地剷球相當漂亮。
是不是讓自己學習他這一點呢?
————
第二個十五分鐘也快結束了,場上局面雖然稍有改觀,但彼此的耐心都還很足,進攻中投入仍顯不足。
尤墨和李京羽有點狼狽。
嗯,這個詞有兩種含義,正常情況下解釋成:顧頭不顧腚。
只有開了腦洞的傢伙才會解釋成:狼狽為奸。
對這兩個傢伙的目前狀況來說,兩者都有。
捷克隊中後場長人林立,尤墨那170的個頭簡直拿不出手,大羽的167就更成小矮人了。
這種狀況下打長傳衝吊,爭點的狼狽是可想而知的。
但這兩個貨屬於那種心中無臉,臉上無皮的特殊人才型別。騷擾什麼的最擅長了,第一落點搶不到,那就睜著眼睛瞎跳,反正地上也滑的很,一起摔到那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至於怎麼判那是裁判需要考慮的事情,自己只要表現出足夠的努力就可以了。可以搶第二落點的時候就不能那麼容易滑倒了,兩人賊兮兮的一對眼神,就能策劃出一次不錯的進攻機會來。
張笑瑞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幫不上什麼忙。
他的特點還是典型的科班出身,一招一式都是謀定後動,對這種野路子極強的隨性進攻模式有點跟不上思路。
想明白這一點後,小胖子就安心做好後援工作,保證彈藥往前輸出的同時,細心梳理著後場傳球。
心裡,還是有些驚訝的。
驚訝的物件不是尤墨,而是大羽。
同樣的科班出身,大羽卻以極快的速度,適應了隊友這種看似需要磨合很久的配合。
這也是種神奇的天賦嗎?
自己在這方面差的遠吶!
可惜大羽沒有時間停下來解釋一下,否則的話張笑瑞就不用這麼暗自神傷了。
這種東西不叫天賦,叫環境。
都是科班出身不假,但大羽一直在那種自由自在,奔放外向的呵護型環境裡成長,他張笑瑞則一直在磕磕絆絆,謹慎小心的叵測型環境裡磨練。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造就了兩人性格差異的同時,也把球風給定型了。
大羽其實不是適應隊友的風格,而是找見了自己失去已久的兒時樂趣。
簡單點說,就是反樸歸真。
或許每一個經常踢野球的傢伙,都會有這種經歷吧。
某一次意外的經歷中,忽然遇上一個很對自己胃口的傢伙,幾次配合之後,兩個人的世界裡就沒有其它人了。然後,兩個人就試圖憑藉二人之力單挑對方整條防線,雖然失敗的次數居多,但卻一直樂此不疲。
當然,最後遭遇嘲笑一片或者被人強行拆開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某種東西卻永遠地留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嗯,尤墨和盧偉,就是這麼認識的。(未完待續)
喜歡兩球成名請大家收藏:()兩球成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