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的市場需要和傳統文學不一樣,因為客戶群不同,接受度,年齡層,閱讀感受,都不一樣,但文學的原理是一樣,當然的大江健三郎之類,也是標新立異的,只不過玩法更深奧一些。
以詩書自娛,可以打發這個無聊的世間裡的生命,僅僅一個小說就看不完,何況還有那麼多其他的遊戲。
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讀個學位上個班,過日子,能創造才華的,畢竟是低機率的事情,所以碼字只能做為業餘副業。低風險低收益的工資搭配高風險高收益的稿費,屬於比較理性的選擇。
碼字如同唱歌,聽多了就麻木了。所謂明星,也不外如是。
==========
在歐洲許多城市都有所謂哲學家小路,沒有哲學家自然就沒有哲學,而哲學家喜歡散步,需要散步,如此一來,他們經常散步的小路就成了“哲學家小路”。這種情況不但歐洲如此,恐怕全世界皆然,中國自然也不例外。
大多思考者的生活都是非常簡單的,獨自走在小路,遠離塵世紛爭。
散步既可以思考,又可以運動,調節身體的資料,何來而不為呢?
生活就是一天天的在小道上悠然散步。
==========
以的話,真想考個哲學的證,不過天朝的哲學教育,大部分是馬哲,再加上生存壓力。
畢竟生存在經濟體系裡,對經濟系統有用,僱主才給你工資。
運氣好,三四年的努力,命長的話,可以消受三四十年,一本十利,劃算。
哲學的東西,閑來自己自由閱讀,可能更接近真理。
世事通明皆學問,行走在這個城市裡,至少心中淡定,胸有藍圖,無可無不可。
明清的土地,戶籍制度,早年的工人,農民戶口,小市民的生活,往往是大格局的陰影,拿個學位打工,就好比古代拿個秀才種地經商,怎麼也讓人高看一眼,雖說做不了什麼大事,個人生活的問題總是可以解決了。古代士人秘而不宣的學問,無非就是一些政治,經濟,管理,歷史的常識。進而為國,退而為家。
就是這樣的零零碎碎支撐起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民眾基礎。
這日子馬馬虎虎也就過了。
==
太史公說:俠以武犯禁,武俠行的是私法私刑,終究有其先天設定上的侷限。
就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說,經不起深究。
所謂最終武俠,也是抵不過社會文明的。所謂武俠文明的沒落,根源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