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之外,靜靜思考自身思維。
=========
人腦子就跟一個熔爐一樣,批次複制一套成熟的體系本就很難,要自己熔煉出思想就更難。
=======
到最後零零碎碎,發現只出來個三流功夫,還不如前人的舊作,圖什麼呢
========
但是,人的思維,人的腦子就是這樣的,想轉彎也轉不了了
=========
說到底,人活著的社會,就是一個大系統,除了這個系統的運作,其實其他知識都是小道。
以軍事指揮為例,一開始古代講究將領的令行禁止,軍事謀略,再到近代,講究參謀軍官長,和士官基層智慧體系,再到現代軍事智慧,藍軍紅軍,講究軍事指揮系統,電子戰,一群人坐在電子指揮室裡,實時接收資訊,實時分析下命令。
再以後,估計ai和機器人會承擔越來越多的指揮壓力。
說到底,也是一個思維不斷擴充套件和技術進步的過程。
改革初,那麼多機遇,也是因為粗放管理下,渾水摸魚的機會多。
而在資料管理越來越嚴密的現在,人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
在這樣的龐大體系前,混個小生意之類的,其實很無趣很無聊。
世界由人組成,人的思維,人的文化,人的價值觀,人事建立一個體系的基礎。
很多企業的經濟活動,其實和打仗一個道理
===========
古代人說人英明,常說“明察秋毫”。其實一個晶片就能搞定,反過來,複雜資訊處理下的偽裝,靠人腦也是無法應付的。
作為個人是無法對抗一個體制的。歷史上那麼多大學者那麼牛的腦子都不行,我更加不行。
=========
我也只能混一個領域的小技術工,安身立命,有意義沒意義,也就這樣了。已經是我能力的極限。但是綜合我絮絮叨叨的思考碼字過程,或許本身也可以作為我生活的一種資本?
作真實的自己,是對自己的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無論碼字,思考,看書,還是工作,都是如此
========
人都是時間的棋子,有的人高,有的人低,到最後,也只是一抹飛灰。
看書多少,學問高低,吃好吃壞,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
人生如一盤棋,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揮霍的話,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碼字,三國,明末,晚清,民國,日本戰國,都因為遊戲或者小說,相當熟悉,這是基本盤,可以加入各種元素,玩出十幾本小說。
說到底人的思路模板化批次製造,也是一種可見的常態。
比如工作,想想跑銷售跑不過老司機,敲程式碼玩不過小鮮肉,但二者取中,作個資料分析,或許可以安身立命,然後有空可以看書,碼字。也就可以了。
然則又想研究不少有趣的東西,總覺得短短幾十年不夠用。
現在上午碼字,下午學習,晚上運動,日子過得跟學校裡一樣。如果靈感來了,就通宵碼字,早上睡覺。)。其實挺充實的,總有看不完的書,時間總是擠了有擠。
===========
太複雜的情況,我也沒有辦法。
只能做個小市民吧。
學文習武,修身養性,偶爾有個好書,看得廢寢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