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胡適聽說朱毛後,曾感概,當年要是給某個圖書館管理員多點薪水,可能就少一事了。
然而主席若被圈養,又豈能見到農村的實踐和真實?
比如老舍若不是混跡北京市井,又豈能寫得出趙子曰,駱駝祥子和茶館?
諸如陳二狗,餘罪之類的貼近生活底層。
得失之間,也難說的很。
不可言說,其實就是生活的本質。
落地秀才蒲松齡和中舉老頭範進,哪個更有意義,也難說得很。
主觀唯心的想,其實心得清靜,自得解脫。
人的喜怒哀樂,其實大多是自尋煩惱。
無非吃的好,吃的壞的問題,但總歸是餓不死的
==========
一個哲學家說過,要成為思想者,有兩個條件,第一要痛苦,不痛苦你不會去反思,第二要有閑,整天搬磚倒床就睡你也沒空思考啊。
但是這個人後來又說:相對於做痛苦的哲學家,我寧可做一隻幸福的豬,因為思考到最後,發現其實人生並無終極意義。還是港片裡常見的臺詞:做人呢,開心最重要。
==============
我如果不是一事無成,也看不了那麼多雜書吧。得失之間,難說的很。
======
天涯經濟版有個大大說,其實體制內的人就跟高速裡堵車一樣,車前面還有車子,互相堵在那裡,大家心裡都不爽,可是你按喇叭也沒用,只會更煩,因為時代的環境就是這樣。
其實在上風的車別往後面亂扔東西,未必人人要爭車位。
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就如美國,想考公務員的都負增長。
不是誰都想天天西裝革領,算計來堤防去的,想翹個二郎腿都要繃住。
沒事輕輕鬆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可能還開心一點,反正錢夠用。
=====
經營體系如同戰略遊戲,從知識結構開始,足以安身立命。
就時代的大背景來說,也屬於時代進步的更有意義的元素。
懶懶散散,典型的碼農性格,可惜中國人太多,碼農屬於青春飯。
經營知識體系,如同遊戲,大概是我唯一覺得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