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慕課或者自考,曾經計劃的數控,智慧,機械,程式,都是有專業的學習途徑,總是可能完成計劃,財務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但是意義呢?真的有意義嗎?難說。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倒從一個小小的ps軟體操作細節開始,尋求自由求知之路。只是難免有不再年少,光陰流逝之感,亦是無奈
萬古之愁終難消,這也是生物的必然結局。
總比那些把生命消磨在散講,肥皂剧或者麻將裡一輩子的人強一些吧。
大學生有機械設計比賽,程式設計比賽,建模比賽,資方有大把的人才庫可以選。只是作為一個個體總想著做點真正有趣的事情。
比如碼字,除非是極有腦洞和知識儲備的科幻類作品,否則寫起來實在沒有成就感。
比如資訊和生物,就有挖不完的知識庫可以玩,大概可以不缺少新鮮感和成就感。
今天想著做文章,如網文,如八股,精彩構局,處處用心,好一部錦繡文章。
然則忽忽然想到,“環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把自己逼得太緊,是否失去了文章寫作的本意?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或許放棄過多的算計慾望,更是放過自己的智慧,更能接近自己的輕松人性。處處發現的快樂,反而更能讓人享受平靜。
“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近來喜歡上了清晨打坐,腦子裡空空的,自然就通的。
什麼書也不看,什麼也不想,心思隨著呼吸而動,心裡獲得平靜。
腦子裡放空一切,沒有瑣事,也沒有小說裡的喧嘩資訊,有的只有眼觀鼻鼻觀心。
想著城市裡小市民的一生,無非工薪到中産之間,來來去去的奔走,其實也沒有本質意義。
空就是通,倒是享受到了真實的虛無平靜。
也算一種心境修養。
做事就跟碼字一樣,素材積累多了,靈感就有了。
就好比碼字,你各種書看多了,自然有靈感可以寫。
做事也是如此,各種技能瞭解一些,自然有事情可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