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這種問題,我的辦法就是看古書,再腦補成現在的情況。
比如清代的督撫,他的能力一方面來自經驗和傳承,另一方面來自他的團隊。錢糧師爺,刑名師爺,戈什哈,筆帖式,以及依附他的形形人物。
所以所謂能力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能力,而是一個團隊的能力,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又怎麼退出江湖?
所以歷史上的那些改革家是多麼了不起,他們要承擔多麼大的壓力。
我等凡夫俗子,於這個社會沉浮,也只能隨波逐流,安身立命罷了。卓爾不同,開天闢地,那是幾十年一出的大英雄才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太平天國》之類的小說,未必就寫的比同時期穿越的網文要好,寫的幹巴巴的。大約網文也是一種物競天擇。
今天斷網,走馬觀花看了很多書,大約網文穿越小說已經給我很多基礎,所以看起歷史來一點也不吃力。
總覺得人生苦短。書海無涯。要學的東西太多。
然則總覺得古今中外的歷史在我心中彙成藍圖。清晰可見。大概這就是所謂讀書的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讀歷史又如何,做事業又如何,其實也只是無意義的消逝。
今夜孤作夜燈,細讀古書,我體會到了一種未有的平靜。
人活著為什麼?為吃飯?解決了吃飯問題後人為什麼活著?有些閱讀,有些思考。或許有個追索的過程。人所追求的意義,本身也許只是一種虛妄,我們只是城市裡遊走的動物。
假如有機會,想看看不同的風景,就是這麼簡單的想法吧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這麼看的話,其實人的一生,也只是徒勞的掙紮
想想,人活著,短暫的一生,轉眼而過
大約還是做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活的比較有趣
不在收入多少
而在活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