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方式有三種。
一是透過學術的經營讓自己的大腦成為人類的財富,自然全人類的能力都會為你的延續努力。二是自己參與學術的研究。
三是透過社會經營,以財富獲得延續的機會。
退而求其次,則是人的百年經營思維資訊體可以作為數字生命留存,也不枉費多年經營。
而既然學術研究和社會經營,都必須選擇一個領域,為什麼不直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根據《從混沌到有序》的這本書的觀點,從社會到細胞到分子,所有的物質都遵循統一的物理規律。包括我們的思維。
透過對思維本身的研究,聞心可以在掌握自己知識構成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和運作於人工智慧,哲學心理,語言邏輯,程式設計,資料分析包括從商業到基因)的一系列領域。
而驚奇的是,所有的領域都可以互相借鑒,交叉,完成這樣一個思維體的構建,可能需要很多年。
可是這種事業本身,就是最有趣的遊戲,因為需要的裝置,只是大腦和計算機,所以很容易做到。
建立這個思維體系本身,不是目的。遊戲的目的是在這個知識體系基礎上,創新和運作。
而這個過程建立的本身,就是對自我意識真實的追索。
其實人吧,主要是個思維體,人的這個思維主體,尋求的各種思維結構,人格,演算法,資料庫,這個整體的體系,才是真正的學問,也就是我所謂的真實的智慧,
所謂君子不器,其實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工作都是非常簡單的把人當個器在用,洗盤子,端盤子,分郵件,蓋印戳,其實隨便個自動化裝置都能幹,
甚至高明一點的辦公室裡的一些工作,列印,人事,財務,這些東西,其實ai再進步一點也都幹,
所以計算機進步一點的話,其實可以把絕大多數人從簡單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有時間,有機會去做一些更高階的腦力活動或者藝術享受.
在可預見的未來,強大的晶片會微小到隨身攜帶,可以容納人類所需要的一切的知識,
透過對法律的自然語言分析和處理,可以建立一個真正完全法制的社會的物質技術基礎.
透過對外語的即時翻譯,可以實現全世界的共通,全世界的技術外包和流動,
透過ai的進步,智慧機器人大規模製造,成為體力勞動的主力,提高勞動生産力,也就是解放人類的生産力.
機器人這種東西的特點就是隻要製造出一小部分,他自己就會不停的再製造,而中國天然的山寨工業基礎,可能會成為主要的製造基地.
馬克思可能在他的年代,根本無法想象世界上會出現智慧機器人這種東西,所謂資本論,說的就是勞動價值而以.
所以這一技術,可能會真正帶來接近共産主義的未來.絕大多數社會問題,都會自然解決.
根本上說決定社會問題的是政治,決定政治的是生産力,決定生産力的根本改變因素在aiai取決於自然語言和程式邏輯語言的轉化.
所以這一條路,可以給人永恆的希望,也可以給人每天的價值,說是宗教,也不為過.
透過終身學習,思考和訓練,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這樣的大腦,是我們種族最寶貴的財富,這就是前世聞心的目標,
任何人為的教育和考試都只是外在的條文,只有自主的思考才是最寶貴.
所以聞心前世以"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開天籟不"為座右銘.他甚至在企鵝軟體裡建立了一個名為"科學永生組"的群,期望多一些同道道友,可惜應者寥寥.
他多麼渴望可以集合這個時代還有夢想的夥伴,一起奔跑!
但在今世,掌握超凡力量和無限財力,他就想真正的實現前世的夢想.搞組織!求永生!
----本章資料部分引用自以下文章
何傳啟《從“技術性永生”到“生物性永生”》
杜曉斌《長生不老——讓我們成為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