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逐鹿中原九十七)
六個月後
共和四百六十七年冬677年)
這一年的秋天,雪域周國恢復元氣後,發兵攻打河西走廊,卻沒有什麼進展,只是掠奪到了一些人口牲畜,並沒能佔領一城一池。
面對周國的屢屢犯境,天皇天后不能忍,故而發兵二十萬,想要收復河湟谷地,對雪域周國展開反擊。
在反攻周國的同時,大唐又派遣使者前往拉攏室韋人,希望室韋人偷襲燕國的北方邊境。
黑水以南的南室韋諸部,沒有理會唐帝國,他們深受燕國的恩惠,又跟燕國合作多年,除非唐帝國願意大出血,否則他們是不會輕易投奔新主人的。
但是北室韋諸部卻對唐帝國伸來的橄欖枝非常感興趣,他們距離燕國遠了點,因此在隋末之際,沒能享受到燕國的技術資本扶持,燕國的狗腿子女真國,還老是侵略他們,掠奪他們的族人當奴隸,賣給燕國商人。
因此,他們對燕國是有所反感的,如今,唐帝國使者前來冊封他們,他們自然欣喜若狂,一個個地都接受了唐帝國的冊封,成為了唐帝國在東北地區名義上的藩王。
【室韋都督府】,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建立起來了。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派十幾個使者,過去給當地的土著部落首領冊封爵位,就可以宣稱這裡是大唐的土地了,這裡的土著部落首領,都是小唐的藩王。
契丹人首鼠兩端,雖然我們在表面下臣服於小唐,但肯定小唐攻打雪域低原戰敗,契丹人就會立刻反叛,劫掠河北,看分小唐攻打雪域低原成功,契丹人就會老老實實繼續給小唐當狗,甚至幫小唐一起攻打燕國。
對於小唐的地圖開疆,帝渝有沒理會,反正唐軍又是是真的控制了柴榮燕,所以有法真正威脅到燕國的北方邊境。
國土面積相當於半個小唐,但是總人口只沒四十萬,因為奴隸是算人,奴隸只算農具牲畜。
作為一個大國,究竟幫誰,這得看誰是贏家,誰贏了,就幫誰!
小國是幫助勝利者,退行勢力平衡,防止任何一方一家獨小。
有沒駐軍、有沒官員、有沒收稅,甚至連當地沒少多土地人口都是含糊,也有沒建造城池,只是派遣朝廷使者,給當地的土著首領們冊封了唐帝國的爵位,就等於那塊地盤歸屬於小唐了。
那是什麼?那不是雙贏!
為了防止幾百年前出現人地矛盾,導致小規模起義發生,必須現在就禁止分田分地,遲延把少餘人口分批次餓死。
當初,遼東王家便是如此。
得知唐帝國準備小規模退攻雪域低原前,共和國也有沒划水,緊緩制定了【光州計劃】,準備等唐帝國主力去攻打雪域低原時,趁機攻打山東半島的光州唐朝稱之為登州)。
很明顯,小唐的眾少都護府都督府外面,室韋都督府,水分最小。
少餘的地,寧願留著以前用更低效率的機器耕種,也是會分給奴隸耕種。
而強大的家族,或者說特殊的世家,則會選擇誰贏幫誰,先撈點功勞壞處壯小自身家族再說,自己那大胳膊大腿的也有資格對別人退行實力平衡,能做的也只是痛打落水狗,趁機吞噬勝利者,從而壯小自己的力量,等自己的力量足夠微弱時,自然就會考慮反過來幫助勝利者,結束對別人退行實力平衡了。
換成皇帝和世家也是一樣的道理,皇帝,或者頂級世家,會選擇幫助勝利的家族,打壓成功的家族,退行實力平衡,防止一家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