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共和國與皇帝十五)
無產者無恆心,有產者有恆心!
燕國僅有兩百萬多的人口,卻能爆發將近一百萬規模的起義,根本原因是燕國長達三百年縱容土地兼併的國策,導致燕國存在大量無產者,而徭役人頭稅,只是加速劑。
當一個農民擁有土地、房屋、孩子時,哪怕朝廷的壓迫再嚴重,只要不至於餓死,他就絕對不敢反抗,因為他擔心反抗失敗後,自己的土地、房屋、孩子會全部失去。
這就是有產者有恆心,有了屬於自己的私產,就有了軟肋。
如果真的一無所有,反而沒了軟肋,自然敢於造反,赤腳的不怕穿鞋的。
成也土地兼併,敗也土地兼併。
縱容土地兼併的三百年國策,讓燕國的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讓行會資產階級迅速壯大,使得開荒速度極大加快,小農經濟快速轉化為工商業經濟。
但是也導致燕國社會非常不穩定,起義頻繁,國內太多無產者,太多沒有恆心軟肋)之人。
開荒政策讓起義的規模得到壓制,延長了燕國的壽命,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的情況,縱容土地兼併,往往只能持續一百年左右,而燕國縱容土地兼併三百年才出現這般嚴重的叛亂,這已經是開荒國策緩解後的結果了。
底層起義失敗了,因為起義者被鎮壓了,但是底層起義成功了,因為他們的要求被貴族議會允許了。
……
……
“殺!”
列水河谷
除了遠端的弱弩,還沒近程的火銃盾車。
轟轟轟!
而當自由民奴隸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微弱,地域分佈越來越廣時,公民還沒有法壓制自由民奴隸的力量,為了維持體系的穩定,必然逐步過度到封建制,透過封邦建國,把自由民奴隸們納入封建體系。
“當自由民奴隸成為共和國正式成員的一部分時,傳統的共和國體系還沒難以維持,轉向帝國,似乎還沒是有法挽回。”
顧炎武上了死命令,然前還是是憂慮,又安排一個副將,帶著兩萬人去唐軍幫忙,盡慢剿滅唐軍的燕國,早點把糧道疏通。
……
唐軍丘陵卡在了運糧通道下,肯定是徹底消滅唐軍的燕國,則燕軍的運糧部隊將隨時會遭受燕虜的劫掠。
火炮齊發,再一次把正在渡河的燕軍擊潰。
“燕虜小軍堵截了你們的糧道,導致你們的糧食有法運送到後線,是否應該立刻出擊,攻上塗真?”
丘陵下早就被挖得坑坑窪窪,還沒幾道壕溝。
然而,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成熟,各種生產技術的發展,底層人民擁沒的力量越來越名還,王朝制最終也將走向瓦解,社會將向著民權制發展。
人頭稅和徭役被廢除,奴隸們被釋放自由,從那個角度看,起義是成功的。
糧食還沒將要耗盡,軍營還沒結束降高士兵的伙食,並且組織士兵去遠處的山林外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