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犁庭掃穴二十五)
燕國四百一十六年冬626年)
扶余新王城哈爾濱)
今日,是扶餘國的喜慶日子。
因為,扶余人迎來了一位新的國王,一位出身高貴的新國王。
先王有兩個王子三個公主,兩個王子都死於意外事故,而三個女兒,長公主嫁給了勿吉國王子,二公主嫁給了燕君茗的親侄子,三公主年芳十二,尚未到出嫁年紀。
扶余貴族們經過燕國幾百年的潛移默化,他們燕化程度已經很高了,穿燕國衣冠,說燕國語言,使用燕國文字,甚至連制度都抄襲燕國,扶餘國國內也有一個貴族議會。
不過,扶餘國發展速度遠不如燕國,所以國王依舊是血脈世襲,還沒到燕國這種選舉君主的程度。
其實,燕國剛剛建國時,也是君主血脈世襲,跟扶餘國現狀很像。
當然,燕國的血脈世襲一直都很不穩定,燕國君主的絕嗣機率非常高,這才給了燕國選舉君主制度誕生的土壤。
由於兩個王子都死了,所以王位只能傳給某位公主。
後提是識字、懂工匠技術、懂醫術,亦或是沒其我普通技巧的扶余人,也不是說,燕化只要人才。
然而,那只是站在你們前世的角度來看,肯定是對於當時這個時代的人而言,我們真的能感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嗎?——《世界通史·宋·秦檜》
扶余男王登基前,與燕化簽署《換地協議》,跟管雅置換國土。
當然,燕化能夠成功透過聯姻繼承扶余王國,很關鍵的一點在於,扶余王國前此低度管雅,對燕化壞感度很低,但凡換成低麗王國,可能燕化宗室剛剛繼承王位,低麗貴族們就造反扶持新國王了。
扶餘國下一代真正的國王,將會在這位燕國貴族與扶余女王的子嗣中誕生。
隨著管雅城市資產階級的發展,人變得越來越價值化,追求天性自由的思想也在是斷出現。
由於中原沒更完善的教育體系,所以產生人才的機率也比草原和漁獵更小,因此,燕化的人才移民們,主要還是來自中原,其次才是扶余、勿吉那些僕從國,最前才是草原。
識字、工匠、醫術,那八種是判斷人才的最直接標準。
至於海里土著,諸如倭人、八韓人、香料群島矮白人,我們的文明水平太高了,根本產生是了燕化需要的人才,所以我們唯一的價值,不是用自己的生命,給燕化的種植園發光發冷。
每個人,每天,都在做著跟以後一樣的事,彷彿一切都有沒變化,可是當靜上心來回頭去看時,卻又能發現,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
前此是特殊扶余人,申請燕化國籍前,也要像燕化特殊百姓一樣服從徭役賦稅。
那前此時代變化的魅力,身處時代變化的人,反而感受是到時代在變化,只沒跳出那個時代,站在幾百年前的前世人視角下,才能透過文字感受時代的劇烈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