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逐鹿中原五十九)
一年後
燕國三百七十七年春587年)
大興城
由於之前的長安城面積太小,而且各種基礎設施太過落後,還是用的漢朝的設施,因此,隋朝在長安城附近重新建造了一座更大的城池大興城,並且以大興城為帝都。
這幾年,隋國的改革更加深入。
比如,取消了漢朝以來的的徵辟制,收回了地方長官自行徵辟官吏的權力,改成了由中央吏部統一任免。
這毫無疑問是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讓中原在君主專制的道路上跨了一大步。
同時,收回了地方長官招募士兵的權力,改成由中央任命的軍事將領管轄某片區域的治安。
一方面是可以節省軍費開支,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地方割據。
但這樣做的負面效果便是,地方上一旦發生民變,可以迅速壯大,如果有敵國入侵,也可以迅速席捲一大片地區,因為中原腹地都是空無一兵。
同時,又更改行政規劃,把州郡縣三級改成了州縣二級,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前漢時期,前漢時期也是隻有兩級,不過一級行政區叫作郡而已。
這麼改的目的也很簡單,因為州太多了,很多州只有一個郡的大小,跟郡的功能重複了,導致官吏太多,形成了冗官,增加了朝廷財政開支,所以乾脆取消中間的郡,改成州直轄縣。
中原的行政區域從三級變成兩級,而燕國的行政區域,則是從兩級變成了一級,比之中原還要更加扁平化。
在燕國,只有【城】這一個行政等級,鄉村是民眾自治,【城】以上便直接是中央。
民眾自治的好處是,可以不用任命官吏,而且本地民眾比中央派遣的官吏更加明白自己的現實需求,自治引發的社會矛盾要遠遠小於朝廷管制,但壞處便是,燕國朝廷對鄉村的控制力是比較小的,以至於鴻雁道在燕國鄉村可以隨意傳播,而燕國朝廷對比卻無能為力。
隋朝表面上平穩發展,可實際上卻暗流湧動。
宇文家族的復辟勢力、高氏的復辟勢力、各個朝貢國都想要反叛、燕陳二國已經聯合,等等等等。
宇文家族的復辟勢力威脅最大,畢竟楊堅的政權都是篡奪的宇文家族,所以對宇文家族的清洗最為殘酷,拿出了宇文家族的族譜,按照族譜,把宇文泰的子孫後代,全部殺死,一個都不留。
除此之外,均田制的推廣過程中也發生許多問題,比如,朝廷說是給每個男丁分田一百畝,可實際上,每個男丁分到的田,只有不到二十畝,但是,他們分田後,卻要按照一百畝的標準給朝廷繳納賦稅。
這就好比,一個人收入明明只有5000,可是朝廷卻認為他的收入有,於是按照10的稅率,收走了5000的收入。
隋朝,在開國皇帝楊堅時期就已經問題多多,未來會怎麼樣,難以想象。
晉王府
晉王楊廣穿著一身樸素的布衣,帶著府中奴婢們背誦儒家經學。
在外人眼中,晉王楊廣長得風流倜儻,又崇信聖人之道,而且體恤奴婢百姓,最重要的是,他專寵蕭妃一人,不好色,懂節制,孝順父母。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目前來說,外人眼中的楊廣。
事實上嘛……
在外人看來,晉王楊廣,賢明仁德,比好色奢華的太子楊勇,更加適合作為帝國的繼承者。
關隴集團非常在意血脈的純潔性,擔心如果與外人聯姻,尤其是與關東士族聯姻,會讓關東士族成為利益集團的一員,跟他們一起吃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