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犁庭掃穴十九)
一年後
燕國三百五十二年夏562年)
沃沮城港海參崴)
時隔多年,燕國大軍再次大規模襲擾高句麗。
此前,燕國由於燕戀頒佈的【減丁令】,每年都會派出一兩千人規模的部隊,帶著高句麗帶路黨,在高句麗沿海地區和平原地區進行屠戮,以此遏制高句麗人的發展。
這種政策,以前王家對澗人也使用過,透過長達一百多年的持續減丁,才把澗人殺到絕種,從此王家徹底控制了遼南。
幾個月前,趁著高句麗內亂之際,燕國再次攻下南扶余城四平市)、北扶余城長春市)、粟末城吉林市),為扶余和勿吉再次復國。
這一次,燕國乾脆把南扶余城納入了自己的直轄統治,移民遼東燕人過去生活,並且派遣遼東官吏過去管理。
讓扶余貴族們在北扶余城復國,重建扶餘國,讓勿吉貴族們在粟末城復國,重建勿吉國。
南扶余城歷史悠久,最早建城的其實不是扶余人,而是戰國時期的燕國人。
楚國開闢荊南,秦國開闢隴西,趙國開闢河套,燕國開闢遼東,並且在遼東最北端建造了一座城池。
後來,燕國覆滅,這座城池被當地的扶余土著佔據,城內燕國人也與扶余人融合,使得扶余人也學會了築城,幾百年來,扶余人不斷增加城池的厚度和高度,並且在更北端建造了更多城池,其中便包括北扶余城。
也就是說,早在戰國時期,南扶余城就屬於中原之地,只是後來被當地扶余土著佔據,現在又被燕國王家收復。
這幾百年來,燕國王家與高句麗打了幾十次戰爭,大部分都是在南扶余城附近打起來的,這座城池見證了高句麗與燕國的愛恨情仇。
扶余人和勿吉人為燕國堵住了高句麗進入燕國的通道,高句麗想要大規模進攻燕國,則必須先消滅扶餘國和勿吉國,但是一旦這兩個國家被高句麗消滅,燕國就會找機會北伐,幫助這兩個國家復國,讓他們繼續為燕國鎮守北境。
陸地上進攻高句麗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畢竟此時的東北地區,到處都是沼澤和丘陵,很容易被埋伏,陸地行軍非常麻煩。
所以即便陸地更近,但燕國還是喜歡繞過朝鮮半島,大老遠從海上進攻高句麗。
以前是小冰期,海面上都是浮冰,所以海上進攻也很麻煩,現在小冰期進入尾聲,氣候一年比一年暖和,溫度已經跟漢朝的桓靈二帝時期差不多,所以從海面上進攻高句麗的海上通道,每年夏天都是暢通無阻的。
這次攻打沃沮城,一共出動兩萬五千大軍,其中包括禁衛軍1000、貴族私兵2000、行會僱傭兵3000、黑水土司兵3000、扶余僕從兵3000、勿吉僕從兵3000、燕屬魏兵2000、燕屬晉兵1500、燕屬梁兵1500、高句麗帶路黨偽軍5000,雖然實際只有兩萬五千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送死的炮灰,但燕國對外宣稱則是二十萬大軍,史官記載這段歷史的時候,也寫著:“燕國三百五十二年夏,二十萬燕兵伐高句麗。”
這一次最大的不同,便是燕國把投石車【原神炮】直接裝載在了巨型帆船上,在海上拋射火石。
隨著火藥技術的進步,火藥的成本越來越低,威力則越來越大,每年的火藥產量也越來越多,燕國已經可以做到一百輛【原神炮】同時發射包裹了火藥的火石,連續拋射十天,都無法把隨軍攜帶的火藥用完的程度。
轟隆隆!
大量【原神炮】發出震天響聲,拋射出一顆顆巨大的火石,狠狠地砸在沃沮城的城牆上,留下一個個黑色的凹坑。
還有一些火石甚至砸進了城池之內,點燃了城中的民房,引起了城中高句麗人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