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搶劫也是個技術活,弄不好就會被對方各個擊破,以戰養戰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的。
很多人臆想中的軍隊只靠搶劫就能勢如破竹,這是不存在的。
大機率自己的軍隊剛剛分散成一個個搶劫小隊,就被敵人的主力各個擊破了。
勢如破竹的軍隊才有資格隨便搶劫,因為他不怕對方對自己各個擊破,而不是因為搶劫了才勢如破竹,邏輯關係不能顛倒。
是因為他已經勢如破竹了,所以他才能到處搶劫,而不是因為他搶劫了,所以才勢如破竹。
齊國五萬大軍在江南想要靠搶劫來維持補給,所以很快就被陳霸先消滅。
雖然消滅了齊國五萬大軍,但是陳霸先卻並沒有趁勝北伐,而是主動與齊國議和。
弱國便是如此,即便千辛萬苦打贏了對方,卻還要主動議和。
因為你陳霸先可以贏一百次,但只要輸一次,就會萬劫不復。
而齊國有自己的基本盤,所以他可以輸一百次,但只要贏一次,就能佔據江左。
在議和中,陳霸先承認齊國對長江以北地區佔領的合法性,承諾自己不會北伐收復失地,而齊國也承諾自己不會南下干預南朝內政,雙方以長江為界,兩國井水不犯河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是以前,高洋是絕對不可能同意議和的,在他看來,陳霸先不過是個螻蟻,充其量也就是個很能打的螻蟻,只要齊國多來幾次進攻,必然能夠攻下江左。
然而,北方突厥在半個月前突然發兵,攻滅了苟延殘喘的柔然。
這件事讓高洋很是警惕,畢竟突厥可是宇文泰的盟友,所以他之得放棄了干預南朝內政的想法,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對付宇文泰和突厥人的結盟。
而當江左風起雲湧的這半年多時間裡,宇文泰的大軍終於攻入巴蜀,消滅了蕭綸,隨後,他便在回長安的路上病逝。
以一介底層軍戶的出身,從一個底層小軍官,最終打造出了統一天下的關隴集團,宇文泰也是一代梟雄。
宇文泰病逝後,其子宇文覺即家主位,隨後又在家族長輩宇文護的扶持下篡位登基稱帝,國號“周”。
然而,小皇帝剛剛登基,就與權臣宇文護髮生激烈矛盾,登基後不到兩個月時間,小皇帝宇文覺被權臣宇文護毒殺。
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燕國三百四十九年春。559年)
南朝梁國分裂成許許多多割據勢力,陳霸先聯合冼夫人,東征西討,攻滅這些割據勢力。
但是對於劫掠東南沿海的燕國,陳霸先實在是沒辦法處理了,畢竟他的對手太多了,而燕國有制海權優勢,又有龐大的海外基本盤,不是現在的他能夠對付的。
所以陳霸先選擇與燕國議和,正如大半年前與齊國議和一般。
陳霸先承認【兩個梁國】,建康城一個梁國,會稽郡一個梁國。
事實上,江陵城還有一個周國扶持的梁國,一共有三個梁國。
在議和中,陳霸先承認會稽梁國的合法性,並且聲稱自己不會攻打會稽,同時燕煦也承諾,只要陳霸先不進攻會稽,則燕國也會停止對東南沿海的劫掠。
陳霸先與燕國也來了“互不侵犯條約”。
不久後,陳霸先又派出代表與周國議和,承認江陵梁國的合法性,雙方井水不犯河水。
在與周、燕、齊,三個國家議和的同時,陳霸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剿滅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割據一方的軍閥,統一了長江中下游和嶺南地區。
消滅眾多割據軍閥後,陳霸先變迫不及待地逼迫蕭方智禪讓,建國稱帝,國號“陳”。
因為他之前讓小皇帝冊封自己為“陳王”,所以國號是“陳”,不過明明有那麼多王可以選擇,比如吳王、楚王、越王等等等等,可他之前卻偏偏選擇讓小皇帝冊封自己為“陳王”,這其中也跟他自己姓陳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關係的,並不是毫無相關。
燕國在中原扶持的傀儡政權已經有三個了,分別是掖城魏國、不其城晉國、山陰城會稽郡)梁國。
每一個傀儡國家的君主,都是中原王朝的宗室正統出身。
燕屬魏國、燕屬晉國、燕屬梁國,燕國正在探索一種新的征服中原的模式,那就是不直接佔領中原,而是在中原扶持買辦政權,讓買辦政權全心全意出賣中原人民的利益,讓中原人被燕國可持續性吸血。
這種新的征服模式的探索,起初只是為了減少佔領時的阻力,如今卻成為了一種可以推廣整個天下的可行性方案。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