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百年山東十四)
半年後
燕國三百四十二年秋552年)
樂陵郡
樂陵縣
經過半年的準備,燕國的軍隊再次登陸山東。
海面上停泊著數百艘船隻,大量的武器裝備解除安裝到岸上,尤其是用來炸開城門的火藥,更是準備了大量。
由於燕國在海外擁有大量火山,所以並不缺少火藥的原材料,製作火藥的成本要比中原低得多。
專門選在秋天登陸,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順帶收割糧食,搶劫剛剛存進糧倉的糧食。
只出售奢侈品和非必要日用品,是燕國持續幾百年的貿易戰略,除了某些非常缺錢的特殊情況,燕國幾乎不對外出售糧食。
哪怕把多餘的糧食用來餵養牲畜,也不賣給缺糧的中原,這是所有燕國貴族的共識。
甚至是燕國商人們,有點良心的,都會為了燕國的大戰略,不出售糧食到中原,只有一些沒良心的燕國商人,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把糧食走私到中原。
燕國連糧食都捨不得賣,那些技術就更加不可能賣了,以前王家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缺少起步資金,還願意出售一些技術來換資金。
現在?想都別想!
光是一個鐵鍋技術,就已經卡了中原四百年的脖子。
燕國想賣的時候,中原統治者不肯買,等他們現在想買的時候,燕國已經不缺錢,已經不想賣了。
鐵鍋這個技術看起來簡單,不就是製造一個炒菜用的鐵鍋而已嗎,但實際上卻有著比較多的技術含量。
這背後代表著的是冶煉鐵器的技術,標誌著燕國冶煉鐵器要比中原更加成熟。
剛上岸,就有山東本地士族派遣家族子弟過來帶路。
“家父已經為諸位將軍備好了酒菜和美女,請跟我來。”帶路計程車族子弟非常熱情,看來他對齊國最近的反貪腐行動非常不滿。
這些年,高洋在齊國境內大力懲治貪汙腐敗、整頓吏治,搞得官不聊生,因此越來越多齊國官員,他們大撈特撈以後,就帶著撈來的錢跑路去燕國,為燕國財富的增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高洋越是打擊貪汙腐敗,燕國就越是經濟繁榮。
這些齊國的貪官汙吏,跑路時還順帶把自己養的各種小妾也一併帶到燕國,為燕國增加人口資源。
除此之外,他們還把齊國的各種情報也帶到了燕國,使得燕國更加了解中原。
靠著給中原的世家士族和貪官汙吏提供政治庇護,燕國賺的盆滿缽滿。
齊國官場上甚至還有這麼一句話非常流行:使勁貪,勿留情,抓典型,燕享福!
燕國這種藏汙納垢的行為自然引起了高洋和蕭衍的不滿,但很明顯,燕國並不會在乎他們的不滿,而是公然把藏汙納垢當成了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途經。
“有勞了。”
燕軍主帥親自對那位山東士族子弟回禮,然後帶著燕軍士兵向著樂陵城而去。
樂陵城的太守已經被樂陵士族殺死,縣令帶著一眾官吏站在城門口,恭敬地迎接燕國大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