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逐鹿中原四十八)
六個月後
燕公三百一十九年夏529年)
洛陽
洛陽禁衛軍主動開啟城門,陳慶之輕而易舉地攻下洛陽城,梁國北伐軍在洛陽城內肆意燒殺搶掠。
正殿
“萬歲!萬歲!萬歲!”
一眾文武大臣向著梁國扶持的傀儡皇帝元顥恭敬高呼。
經過大半年的北伐,陳慶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終於攻入洛陽,沿途難免劫掠了一些城池補充後勤,引發了魏國人對梁國軍隊的厭惡。
經過長達幾百年的分離,北方人已經不再對南朝的所謂正統有感情上的歸屬,他們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正統,把南朝人當成了南蠻。
所以陳慶之北伐收復中原,卻並沒有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援,反而因為軍隊騷擾城中百姓,使得北方百姓對梁國北伐軍非常厭惡。
這一路上,陳慶之能夠勢如破竹,有三個原因,一是陳慶之軍事能力強悍,常常七千破兩萬,甚至七千破四萬;二是北伐軍的口號不是收復中原,而是幫助元顥復國,這就使得一些厭惡爾朱榮的魏國臣子們,對梁國北伐軍採取了不抵抗政策,眼睜睜看著陳慶之隨便攻城略地,就是不去阻攔,巴不得陳慶之繼續向北,然後跟爾朱榮碰面打得兩敗俱傷;三是中原戰亂頻繁,各方勢力忙著搶地盤,沒人有興趣去保衛洛陽的皇帝。
由於元顥建立的魏國是被梁國控制的,為了與爾朱榮控制下的元子攸魏國相互區分,我們這裡將元子攸的魏國稱之為“正統魏國”,將元顥的魏國稱之為“梁屬魏國”,將元釗的魏國稱之為“燕屬魏國”。
中原大地同時存在三個魏國,三個魏國皇帝都是孝文帝元宏的子孫。
梁屬魏國的軍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陳慶之的5000輕騎北伐軍,經過大半年的損耗,現在只剩5000,另一部分是元顥以及魏國臣子們統轄的大魏軍,有四萬人,但是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過是給梁國當炮灰的偽軍,所以戰鬥力堪憂,只能打順風仗,一旦逆風就只能投降。
每次作戰,都是陳慶之的輕騎先衝上去砍,敵人有些吃不消時,四萬偽軍再蜂擁而上,徹底擊潰敵人。
然而,他們剛剛攻下洛陽,就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
首先是外患,爾朱榮在一個月前剛剛平定了幽州的反賊,幽州的三十多萬反賊已經向著山海關方向逃亡,現在正在被燕國接收。
爾朱榮暫時不想族燕國為敵,所以也就沒有管這事,而是火速調集二十萬大軍,馬不停蹄地趕往洛陽,想要收復河南之地。
爾朱榮自起兵以來,不是在征戰就是正在準備征戰,剛剛鎮壓完幽州的反賊,就急著去收復被陳慶之佔領的洛陽。
由於來得匆忙,爾朱榮的三十萬大軍有些精疲力竭。
白袍將軍陳慶之看到了機會,於是他對北伐軍將士們大喊:“自從我們北伐以來,多有發生搶劫當地百姓的事情,使得河南百姓都憎恨我們北伐軍,現在,拿出你們搶劫時的十二分精神,狠狠地給鮮卑人致命一擊,讓他們明白我們的威武!”
五千輕騎居然朝著爾朱榮的二十萬大軍衝鋒而去,頓時殺得爾朱榮有些招架不住。
爾朱榮沒想到對面五千人還敢衝鋒,一開始還有些慌張,軍隊向後退了已幾步,這個時候,要是有人效仿當初的朱序,淝水之戰恐怕就要重演。
然而,爾朱榮不是苻堅,他的將領高歡、宇文泰、賀拔嶽等人也暫時還不是二五仔,更不是廢物,久經沙場的他們很快便鎮定下來,維持著軍隊的秩序,沒有發生淝水之戰“我軍敗了”那種慘狀
已經鎮定下來的爾朱榮,立刻命令高歡等人反擊,很快便靠著實力上的絕對優勢擊敗了陳慶之。
人比陳慶之多,武器裝備比陳慶之好,內部將領也比陳慶之團結,除非發生奇蹟,不然這場戰爭並沒有懸念。
陳慶之戰敗,帶著北伐軍殘兵敗將逃回洛陽城內,梁屬魏國計程車兵也逃入洛陽城內。
陳慶之建議皇帝元顥把兵權都交給他一個人,免得每次都要他帶著幾千人衝鋒陷陣,後面幾萬人就只負責看戲。
然而,有魏國大臣對元顥提醒:“陳慶之畢竟是梁國將領,梁國幫助我們復國,不過是想要把我們當成傀儡罷了,若是陳慶之一人獨掌兵權,陛下您可就任由梁國宰割了!”
元顥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傀儡皇帝,雖然是梁國皇帝蕭衍扶持他做了魏國皇帝,但他並不甘心給梁國皇帝蕭衍當狗,所以對陳慶之處處提防,當陳慶之與爾朱榮火拼得你死我活時,他卻命令士兵坐山觀虎鬥,任由陳慶之的五千輕騎被爾朱榮二十萬大軍圍攻。
“如今爾朱榮二十萬大敵兵臨洛陽,陛下只有把兵權交給我,才能保全洛陽,日後,我再向天子蕭衍)請求,增派大軍支援,則中原可以平定!”陳慶之說得非常激動。
然而,皇帝元顥依舊對陳慶之非常警惕,所以覺得陳慶之是蕭衍派過來監視自己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又兩個月後,洛陽禁衛軍又又又又又又又開啟城門,主動迎接爾朱榮的二十萬大軍進入洛陽,皇帝元顥被俘,隨後被爾朱榮殺害。
陳慶之帶著梁國北伐軍逃回江左,一路上又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連續攻克十幾座擋路的城池,使得後半段旅程沒人敢阻攔陳慶之,都是禁閉城門,放任陳慶之從自己的轄區隨意通行。
如今北方各個勢力各自為戰,能夠阻擋陳慶之北伐的,也只有剛剛加封為柱國大將軍的爾朱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