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秦國士兵殺死了敵人,正準備割下人頭作為戰利品,旁邊的另一位沒能殺死敵人的秦國士兵於是將這個秦國士兵殺死,爭奪人頭軍功。
這種事在秦國屢見不鮮,於是後面才制定了人頭督察制度,每個小隊裡都安排專門的頭督察軍官,不負責打仗,只負責督察士兵按規矩割人頭。
除了人頭漏洞,還有甲冑漏洞,甲國主帥會將自己國家的甲冑賣給乙國軍官士兵,如此一來,甲國主帥經商賺了錢,乙國軍官士兵可以用這些甲國的甲冑,再去殺良冒功,就可以成功。
比如王猛滅慕容燕國時,慕容燕國主帥慕容評就瘋狂賣自己國家的武器裝備,大部分都被秦國買走了。
因為人頭軍功的利益鏈,還延伸出了一種新的騙術戰術,那就是一國主帥讓自己的軍官士兵假裝是要買甲冑殺良冒功,誘騙甲國將軍倒賣軍火物資。
一切戰術的誕生,都與當時的具體情況有關,如果不是有著人頭軍功的利益鏈,自然就不會有用軍功作為幌子去誘騙倒賣軍火物資的戰術。
之後,又有了更多保障手段和方法正在一步步完善。
燕國採取臨時任命法,也就是人頭軍功督察官都是出征時臨時任命的,而不是長期軍官,並且會隨時輪換,透過這種方法使得督察官與士兵不熟悉,而很難形成合作欺上瞞下。
由於要清點人頭並且記錄在案,這就要求人頭督察官必須掌握識字、算術這兩項基本技能,除此之外,有著督察官還承擔著繪畫地圖的責任,因此還需要掌握地形地圖繪畫技能。
隨著戰爭模式的演化、軍隊體系的不斷完善,軍隊對士兵的文化素養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這就是職業兵與壯丁兵的區別,壯丁兵要求很低,有兩條胳膊兩條腿就行,而職業兵需要掌握大量技能,長期進行訓練。
燕國的徵兵要求裡,就有識字這個要求,不識字的人,是無法直接參軍的,如果非要參軍,可以在軍隊裡學習文字。
這也是燕國軍隊規模一直很小的重要原因,像中原那樣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壯丁兵,燕國很早就不玩了,也就王霆之亂時期,由於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邊緣,才不得不拉了二十萬壯丁兵出來當炮灰。
侯景高高興興地帶著人頭回到黃城,這半年來,他帶著一百騎兵,已經前前後後一共剿滅了兩千多魏國官兵,可謂是戰功赫赫。
“你可以嘲諷我的人品,但不能嘲諷我的作戰能力。”侯景知道自己貪生怕死、貪婪、奸詐、好色、殘暴、人品不咋地,但是他的軍事天賦很強,對於打仗這事無師自通,是個天生的將領。
回到黃城,侯景並沒有見到一直心心念唸的女君燕戀。
“侯景,過來。”
這時,侯景的上司招呼著侯景。
“是!”侯景連忙回應,然後小跑過去。
“最近中原的杜洛周戰敗,部隊被葛榮吞併,君上準備分配十個小隊去接應杜洛周的殘兵敗將,伱們小隊去不去,去的話,我給你報名。”這位上司很看重侯景的能力,所以非常關照。
“我去!”侯景答應道,這又是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杜洛周戰敗後,帶著殘兵敗將向著海邊逃去,懇求燕國接納他。
面對免費的數十萬人口,而且都是可以開荒種田的青壯年,燕國自然是不會有放棄的道理,所以燕戀決定暫時放鬆對光州的掃蕩,分出兵馬去幽州接應杜洛周。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