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鼠疫三)
當燕國正在瘟疫蔓延的恐慌中時,中原依舊處於戰亂之中。
魏國皇帝拓跋燾親征馮燕,馮燕內部分為三派,主戰派、投降派、逃跑派。
主戰派要與魏國死戰不休,投降派要向魏國投降,逃跑派建議跑到遼東燕國尋求庇護。
馮氏燕國的逃跑派權貴們暫時還不知道遼東燕國現在正在爆發恐怖的瘟疫,不然他們肯定不會產生跑路去燕都尋求庇護的想法,那可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投降派權貴裡,以皇子馮朗馮太后的父親)和樂陵公馮邈為首,他們老早就給魏國皇帝拓跋燾帶路,成為了帶路黨。
僅僅一個多月時間,馮氏燕國滅亡,大量貴族投降魏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魏國貴族當妾,只求保全身家性命。
但是馮氏燕國的皇帝馮弘馮太后的祖父)卻帶著金銀珠寶跑路去了遼東燕國,然後在一個月後,不幸感染瘟疫,渾身佈滿黑色斑點,七竅流血而死。
魏國皇帝拓跋燾在吞併馮氏燕國後,也不想著休養生息,而是繼續調動兵馬,準備再次北伐柔然。
上次把柔然打服後,僅僅過了幾年,柔然又又又又又反叛了,所以魏國又又又又又又要北伐柔然了。
有事沒事就北伐柔然,這已經成為了魏國的日常。
當魏國準備再次北伐柔然時,南方的劉宋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已經大體上恢復了上次北伐時的損失。
然而,在恢復民生的同時,劉宋皇帝劉義隆卻自毀長城,因為擔心檀道濟擁兵自重,所以將檀道濟殺死。
屠戮功臣種事,已經見怪不怪了,當初漢景帝殺晁錯和周亞夫的時候,不也是自毀長城嗎?
可是因為他在位期間並沒有什麼大的過錯,而且有個開疆擴土的兒子,所以被後世之人稱頌為明君。
狡兔死,走狗烹,蜚鳥盡,良弓藏!
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在做這種事,只不過有些人做了以後成為了明君,大家選擇性忽視了他殺功臣的事,有些人做了以後成為了昏君,那麼自然而然就有人把他殺功臣的事拿出來批判一番。
北方在征戰擴張,南方在休養生息等待下次北伐,燕國則正處於恐慌之中,燕公嵐壽終正寢,燕侯徵即位,城為新的燕公,稱之為燕公徵,由於他沒有子嗣,所以指定了一位關係比較好的女性貴族“燕芷”成為繼承人,就任南都燕侯,稱之為燕侯芷。
燕都北都)
燕國官府不止一次釋出公告,聲稱這次瘟疫只是普通的風寒,讓大家不要驚慌,想要以此穩定人心,免得引發社會動亂。
然而,幾乎沒人相信官府的公告。
普通的風寒?
渾身黑色斑點,身上還有腫起來的黑色水泡,七竅都在流血,咳嗽帶血,你居然說這只是普通的風寒?
每當天災人禍爆發時,民間就會出現一些人為編撰的讖語。
比如前漢末年時,就常常有各種讖語預言大漢將要滅亡,聖人將要拯救天下。
直到聖人王莽把一切都搞得更加糟糕後,這樣的讖語才逐漸消失。
可是等到後漢末年時,由於天災人禍頻繁,於是各種亂七八糟的讖語又開始出現了。
許許多多士人都開始編撰讖語,預言大漢將要滅亡。
也不是每次出現讖語,國家就一定會滅亡。
漢武帝末期和漢昭帝時期,也是各種預言大漢將要滅亡的讖語層出不窮,直到霍光把國家治理好了,讓老百姓重新安居樂業了,這樣的讖語才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