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的戰略環境要比劉宋差多了,不是被四面圍攻就是正在被四面圍攻,而且因為是胡人政權,政權穩定性也非常差,唯一的優勢就是此刻的魏國鮮卑貴族還有著充沛的武德,魏國皇帝拓跋燾本人也是雄才大略。
又半年後,燕國的作戰準備才終於完成,來自各方計程車兵雲集在燕都,包括一千禁衛軍、兩千貴族軍、三千行會軍、一萬晉朝復國軍、各個部落土司兵三千、各個部落僕從兵三千,一共兩萬兩千大軍,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
這一萬晉朝復國軍,是晉朝的皇族宗室和世家大族們一起出錢招募訓練的。
說是招募訓練,其實就是他們出錢給燕國,燕國幫他們招募一些奴隸當兵,順帶訓練一下,而且指揮官和副將也都是燕國貴族,他們晉朝皇族世家只能充當幕僚。
春
二月
燕都
軍營
六十五歲的燕嵐御駕親征,親自擔任總指揮,正對著牆壁上的中原沿海地圖說道:“我們的攻擊重點是劉宋的青州地區,這裡可以隨時撤回東萊地區,而且距離遼東比較近,支援比較方便。”
說罷,她又用指揮棒指著地圖上的建康說道:“但是,如果劉宋兵力傾巢而出發動北伐,我們也可以全軍走海路偷襲建康城,來一個擒賊先擒王。”
燕嵐和議會的意見是一致的,那就是這仗必須打,否則燕國今後的國際貿易就沒法做了,而且也會傷了行會商人們以及跟行會合作的貴族們的心。
但是戰爭規模不能打得太大,投入不能太多,要儘量避免損失,寧可沒有戰果,也不能貪功冒進。
又一個月後,劉宋大軍在劉義隆寵臣到彥之的統帥下佔領了黃河以南地區。
這個到彥之出身寒門,能力也一般,不過因為投靠劉裕比較早,資歷比較老,又輔佐劉義隆擊敗了劉裕留下的輔政大臣,所以才能得到重用。
劉義隆擔心那些老將軍們會擁兵自重,所以兵權都交給了自己的那些親信,可他的那些親信,大多數都不懂軍事,即便懂軍事的,懂的也不多。
有老將軍對到彥之提醒,一但到了冬天,黃河結冰,魏國鐵騎就會長驅南下,而大宋的步兵很難抵擋騎兵,所以應該趁著冬天還沒來的時候,趕緊深挖壕溝,提前準備好抵擋騎兵。
可是到彥之卻輕蔑道:“幾年前,我消滅叛臣謝晦時,也有人提醒我要小心作戰,可是我卻依舊按原計劃進攻,最終輕而易舉地消滅了叛軍,這就是兵法裡說的一鼓作氣。”
“昔日魏國三萬鐵騎被我太祖武皇帝用三萬步兵殺得潰不成軍,他們現在哪有膽子長驅南下,我看你啊,分明是被鮮卑人嚇破了膽。”
“伱們這些老將軍,已經不通世事,連兵法都不懂,早該退休養老了。”
到彥之自認為自己是孫武第二、王珏轉世,所以也懶得挖壕溝,不屑於準備抵禦騎兵,就等著魏國騎兵南下跟他決戰。
“我正要一戰殲滅魏國主力,讓胡虜不敢南下而牧馬,正如當年的王合玉一般,殺得鮮卑人鬼哭狼嚎!”
若要說誰殺鮮卑人殺得最恨,那自然是王合玉,晉朝的將領們在北伐時,都將王珏當成自己的崇拜物件,希望建立如同王珏一般的功績。
自光武帝劉秀之後,當屬王珏的軍事天賦最高,即便是曹操石勒桓溫等人,也要自愧不如。
眼見到彥之如此輕視鮮卑人,還在黃河沿岸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自以為自己可以擁有王珏一般的豐功偉績,那位老將軍也只能嘆息一聲:“太祖武皇帝辛苦打下的疆域,又要喪失了,唉!”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