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魏國俘獲的這百萬頭牲畜,大部分都賣給遼東燕國了。
用牲畜從遼東燕國購買了大量具裝鐵甲、鐵製工具、書籍、絲綢瓷器、羊毛布、琉璃器、瓊漿酒等等。
如今魏國已經有具裝鐵甲騎兵五千、輕甲騎兵五萬,是當之無愧的騎兵帝國。
一番相互客套結束後,燕國使者回到了鴻臚寺,皇帝拓拔嗣召見了崔浩,對其詢問:“如今燕國向我國稱臣,但按照慣例,我中原大國,應當有所賞賜,燕國使臣想要每年十億錢作為賞賜,這個賞賜你覺得多少合適?”
“按照南國之數即可。”崔浩回答道。
南國之數,也就是此前晉朝的數額,每年給燕國兩億錢的遼餉,作為天朝大國對蕞爾小邦上表臣服的賞賜。
“賞賜如此之少,萬一讓人取笑我大魏吝嗇怎麼辦?”拓拔嗣皺眉道。
“如今國家疲敝,需要休養生息,等以後國富民強之時,我們再給足賞賜,自然沒有人膽敢嘲諷我們吝嗇。”崔浩對皇帝拓拔嗣安慰道。
又一個月後,燕國使臣高高興興地帶著滿車的黃金回到燕國,一路上都有魏國士兵護送。
又一年後,劉宋皇帝劉裕在準備北伐的過程中,突然駕崩,其子劉義符即位。
劉義符在服喪期間跟妃子宮女嬉鬧,還在先帝劉裕的墳頭跟自己的妃子們親親蜜蜜,給父皇表演怎麼讓女人懷孕。
服喪結束後,劉義符也不理朝政,在宮中建了一條商業街,並且玩起了角色扮演,讓自己的寵妃們在商業街賣身葬父,然後讓自己的侍衛們強搶民女,最後他出場英雄救美。
劉裕留下的輔政大臣們,眼見皇帝如此荒唐,於是便有了效仿霍光的心思。
又幾個月後,輔政大臣們發動政變,殺死了皇帝劉義符,然後在遠立新皇帝時,他們便開始糾結了。
按照順位繼承,劉義真應當做皇帝,但劉義真更是一位重量級,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帶著士兵搶劫自己的老百姓,如今又每天跟著謝靈運遊山玩水逛青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位重量級,顯然更加不適合做皇帝。
因此,輔政大臣們將劉義真貶為庶人,然後又將劉義真殺死,最後迎接劉義隆即位。
不過,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在效仿霍光,可實際卻是效仿的裡克。
昔日裡克連弒兩個昏君,最後卻在迎立第三個君主時被殺。
你們可以殺之前的君主,難道就不能殺我這個新君主嗎?
但凡新君主遇上這種膽敢弒君的忠臣,內心都會這般警惕。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為了防止自己被弒君,不如提前把對方殺了。
秉承著這樣的邏輯,劉義隆即位後不久,便將劉裕留下的三位輔政大臣殺死。
當劉宋內部混亂不堪之時,北方的魏國趁機南下,佔領了劉宋的洛陽等地。
不過,拓拔嗣也在征討洛陽後病逝,皇太子拓跋燾即位。
又一個月後,燕侯二百一十五年425年)的正月,魏國皇帝拓跋燾加封燕侯嵐為燕公,加封星繁城主徵為燕侯。
這是崔浩的建議,崔浩在聽聞燕國有兩個君主後,便冊封一個為燕公、一個為燕侯,想要以此分化燕國內部。
不過中原人顯然不理解燕國的政治體系,燕國並不是中原的君主專制政治,權力並不在君主手裡,而是在貴族議會和九卿手裡,所以挑撥君主的關係並沒有什麼意義。
燕侯徵本名桓徵,是桓玄孫女與一位王家貴族的長子,按照王家這些年的慣例,王家人與外人生育的後代,都跟外人姓。
所以,現如今,王家人不姓王,姓王的大機率不是王家人,除非那個外人恰好也姓王。
血脈最純的那一批王家人,都已經改姓為“燕”,剩下的則跟外人姓。
桓徵先是給燕侯嵐做了男寵,後來又被燕侯嵐指定為南都燕侯、燕侯繼承人,於是又改姓為“燕”,因此他可以叫“王徵”“桓徵”“燕徵”。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