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寫的,可以讓識字的人代寫,因此,絕大多數普通人是沒有辦法參加的。
但蘇嵐也給了普通百姓機會,讓各地官吏在民間尋找有奇思妙想之人,將這種奇思妙想上報到燕都,如果燕都這邊稽核透過了,這位官吏和那個百姓,都可以得到賞賜。
燕侯嵐並不相信什麼華夏情懷可以讓百姓踴躍創新,相比這種情懷,她更加相信利益,用實實在在的好處去誘惑百姓創新技術,而不是用所謂的華夏情懷和仁義禮智信去鼓勵百姓。
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改進了紡織的方法,使得紡織效率比普通人更高,這也算技術發展,同樣可以得到賞賜。
一個普通農夫,他自己總結出了一套規範化的種田流程,使得耕田效率有一點點提升,這也算技術發展,同樣可以得到賞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位裁縫,她做出來的衣服非常有新意,讓人眼前一亮,這同樣算是技術發展,有賞賜。
一位探險家,他發現了更好的香料航線,這也是技術發展,有賞賜。
甚至於有一位妓女,她提出了懷孕機率更高的歡愛姿勢,這也算技術發展,同樣有賞賜。
但今天的重頭戲卻不是這些,而是姬玉隴的大地弧度,以及醫者團隊和工匠團隊聯手製造的“竹筒煙花”。
自從攻破星繁城後,姬玉隴這些年有事沒事便在燕國各地遊歷,為燕國製作新的歷法,由於燕國的南北跨度太大,他有了一個驚天發現,那就是,大地可能是圓的!
由於中原傳統的歷法是漢武帝時期制定的,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早就過時了。因為地球公轉和自轉有偏差,所以每年都會產生一點誤差,這種誤差積累久了,就會積少成多,導致之前的歷法過時,比如之前的歷法寫的是這幾天雨水比較多,但因為偏差太大,所以這幾天不僅沒有雨水,反而非常乾旱,這樣一來就非常影響正常的農業生產活動,因此需要每隔幾百年就制定一個新的歷法。)
為了制定更加準確的新曆法,姬玉隴從燕國最北端的皮毛島庫頁島)開始觀察,一路來到最南端的星繁城雅加達),他發現,越往南,太陽的角度越垂直,而且,當他到達星繁島時,原本位於南方的太陽,居然跑到北方去了。
太陽永遠在南邊,這是所有人的共識,畢竟以前沒人去過南半球。
可如今,由於燕國的地盤南北跨度太大了,這種共識正在被打破。
姬玉隴根據自己的新發現,進行了各種猜想和實驗,經過幾年的苦思冥想和實地考察,他最後得出一個猜想:我們的大地,可能是圓形的,亦或是弧形的,反正不是平坦的,不然無法解釋太陽角度的這些變化。
不過他的這種猜想,也僅僅只是猜想,沒人願意相信,即便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也猜想過大地可能是圓的,但墨子同樣也只是猜想。
與墨子不同的是,墨子雖然猜想大地是圓的,卻只有猜想,沒有給後世之人留下他這麼猜想的證據。
而姬玉隴則用太陽角度作為一個證據,現在正在尋找更多證據來證明自己的這個大膽猜想。
大地可能是圓的,這是燕國的一個重大發現,而另外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竹筒煙花”。
隨後,幾個工匠和醫者帶來了他們的最新成果,是他們三十多年的心血。
早在三十多年前,燕國的火藥就已經可以產生相當威力的爆炸效果,現在經過這三十多年的研究發展,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只見那位工匠取來一根竹筒,竹筒底部被封死,竹筒頂部則是用許多碎小的砂石填埋,有一根繩子連線竹筒的中空部位。
隨著繩子被點燃,“砰”地一聲,竹筒冒出煙霧,夜裡的星空上出現許多紅色火花,這些火花便是被引燃的火藥。
不過,現在的竹筒煙花還只是草創品,非常不完善,竹筒只能使用一次就會報廢,而且有時候點燃了繩子,裡面的火藥卻沒有反應,有時候點燃了繩子,裡面的火藥又直接把竹筒爆炸,而無法升上天空。
工匠們帶來了一百根竹筒煙花,火花能夠升上天空的竹筒煙花僅有不到五根,其餘九十五根裡,有四十一根爆炸,有五十四根沒有任何反應。
“所有參與竹筒煙花製作的工匠和醫者,重賞!”燕侯嵐很喜歡這種能夠在天空釋放絢麗火花的新玩具。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