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還是靠著琅琊王氏的王敦王導兩兄弟招募的鄉勇鎮壓了流民起義軍,他司馬睿才能安穩地坐鎮建康城。
立足江東後,司馬睿便給予了琅琊王氏大量特權,以此獲得琅琊王氏的支援,讓琅琊王氏幫助他鎮壓江東刁民。
琅琊王氏想要特權,司馬睿想要安全,雙方各取所需。
在穩定江東後,司馬睿又繼續向荊州擴張。
荊州的流民政權接受了司馬睿的詔安,但僅僅兩個月後,這些荊州流民武裝便再次反叛,與司馬睿的將領陶侃進行決戰。
這些荊州流民武裝,其實並不是荊州人,他們本來是蜀地人。
幾十年前,涼州發生羌亂,涼州的百姓成為流民,湧入關中劫掠。
關中的百姓沒有辦法,只好也成為流民,湧入漢中劫掠。
漢中的百姓沒有辦法,只好也成為流民,湧入蜀地劫掠。
蜀地的百姓沒有辦法,只好也成為流民,湧入荊州劫掠,甚至建立了政權。
荊州的百姓沒有辦法,只好也成為流民,湧入江東劫掠,然後就被南渡而來的琅琊王氏給鎮壓了。
流民大軍一路從帝國的西北殺到了帝國的東南,把整個大晉朝廷給殺穿了。
“石勒主力北上與王浚決戰,這正是我們發動北伐,收復豫州兗州的大好時機!”
建康會議上,主戰派將領祖逖大聲嚷嚷,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北伐了。
石勒這幾年發展迅速,憑藉一己之力攻下了整個豫州和兗州,現在又要北上去奪取王浚的冀州。
祖逖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趁著石勒與王浚決戰之時,收復被石勒佔據的豫州兗州。
然而,會議上的重量級大佬們一言不發,他們對北伐沒有太大的興致。
在他們看來,北方已經沒救了,就算現在收復了,過不了幾年也還是會被流民起義軍或者胡人政權再次佔據,收復了也是白收復,還得自己掏錢招兵買馬,那還不如不要收復。
祖逖感到心寒,他一心報效國家,可是國家的統治者們卻並不在乎國家的存亡。
琅琊王氏一門心思鞏固自己在南方的權勢,司馬睿一門心思想要集權,防止自己成為世家的傀儡,其餘士族只想每天醉生夢死、左擁右抱、摟著美人、喝著瓊漿酒、探討一下玄學,根本不願意面對北方的殘酷局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眼見琅琊王氏和司馬睿都不願意支援他北伐,祖逖決定散盡家財,用自己家的錢招募鄉勇,帶著自己訓練的鄉勇北伐。
……
長安
長安守軍已經擊退了好幾次匈奴漢國的進攻,但是真正的危機卻在於朝堂上的黨爭,以及整個關中都缺糧。
哪怕敵人都打到城牆腳下了,長安朝廷的君臣們還是要黨爭內鬥。
內鬥就要亡國,亡國也要內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