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跟劉淵接觸過很長時間,所以他明白,石勹背這個名字,大概是匈奴名字直接音譯成漢名的,所以在跟石勹背熟悉起來以後,便給石勹背取了個新名字“石勒”。
石勒石勒,燕然勒石,是一個寓意不錯的好名字。
又兩個月後,樂土村迎來了大豐收,農民們紛紛在自己的田地裡收割稻草。
在開墾農田時,王妙遇上了一個麻煩事,那就是耕牛不夠用。
如果每家分一頭,則有些家庭分不到耕牛,如果三家分一頭耕牛,則農戶們會互相推諉餵養義務。
正所謂一戶人家有牛用,三戶人家牛餓死。
三家人都希望讓另外兩家餵養耕牛,最後的結果就是,好好的耕牛,愣是被餓得皮包骨頭,已經沒力氣耕田。
因此,王妙索性把耕牛收為公有,安排專門的養牛人負責養牛,等到哪戶人家需要用牛時,就把牛借給對方用。
作為報酬,借牛者要給養牛人一些食物。
然而,這樣的模式也不行,總是有農戶借了牛就不肯及時歸還,想著多耕一會,導致其他農戶沒牛耕田
所以,王妙又不得不安排專門的監督員,監督農戶借牛的事情,凡是時間太長的,都要被強制回收耕牛。
但這樣一來,誰又來給監督員發放待遇?
一開始,有幾個村民被王妙的誠心打動,願意用愛發電,免費當監督員,去監督農戶借牛。
但久而久之,沒有待遇的監督員們便越來越懈怠,不願意繼續監督,而且他們自己家也要幹農活才能養活自己。
於是,王妙不得不建立稅收制度,要求村民上交百分之一的口糧作為納稅,如此一來,每一百個農戶就可以養活一個監督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舊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有監督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放水,讓他們借用更長時間,導致其他農戶無牛可用。
然後,還有一些機靈的農戶會給監督員偷偷塞更多的糧食,以此獲得更長的用牛時間。
為了防止監督員濫用職權,王妙又不得不親自監督監督員們,但這樣一來,就耽誤了他做其他事情的時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為村長,王妙不可能一輩子盯著監督員去監督,因此他又設定檢察員去監督監督員。
然而,檢察員同樣會濫用職權,用自己手裡的權力跟監督員勾勾搭搭。
因此,又不得不在監察員的上面增設刺史,用刺史監督檢察員,但是刺史同樣是人,同樣會濫用職權,所以又不得不在刺史上面在設立御史,用御史監督刺史。
但是,御史也是人,御史也會濫用職權,所以又不得不設定更高階別的監察機構,但是更高階別的監察機構同樣是由人構建的,同樣會以權謀私。
而且為了養活這麼多新增的官員,不得不加大農戶們的稅率,導致許多農戶破產,不得不變賣土地,重新成為流民,成為流民後,他們還會在村莊內搶劫普通百姓,致使村莊的社會治安非常差,有更多百姓淪為流民,而那些高階官員則趁機侵佔田地,發展出了自己的小勢力,並且驅逐了村長王妙。
王妙的第二次理想國計劃,又失敗了!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