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漢末群雄,大宋士人對他們的評價是,不如燕侯王霸的一根毛。
因為王霸能夠做到退位讓賢,而漢末群雄卻為了自己的私利爭鬥不休,格局都不在一個層次上,根本沒有可比性。
對於王珏的研究,秦檜已經非常透徹,他現在對另外一位燕侯開始感興趣了。
那就是日不落帝國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主動退位讓賢的燕侯王霸。
根據日不落帝國自己編撰的史書記載,王霸在推翻暴君王霆的統治後,致力於恢復燕國的民生,並且一點也不貪戀權勢,主動放開了鹽鐵產業,主動給予了各個城市的城主和行會更多自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其執政的最後一年,他主動退位讓賢,將燕侯的位置讓給了甘蔗城主。
又幾個月後,自願退位的燕侯王霸在自己的宮殿內不幸感染風寒病逝。
這段歷史,看起來沒有什麼毛病,日不落帝國標準的明君模板,跟大宋史書上吹捧的上古時代三皇五帝屬於一個性質。
可是,秦檜在查閱眾多資料時,發現了許多不同尋常的地方。
首先,在他無意中查閱的資料《國富論》中,發現《國富論》作者在引經據典時,曾經引用了“燕國鹽鐵會議”作為例子,誇讚燕侯王霸是一位古典經濟學家,透過放開鹽鐵產業來刺激經濟自由發展。
於是,秦檜又花了一個月時間去收集“燕國鹽鐵會議”的相關資料,卻發現了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
第一個疑惑的地方就在於,燕國鹽鐵會議,召開者就是王霸本人,地方貴族和行會是會議的正派,荀彪是會議上的反派,被後世之人一代代地嘲諷。
“荀彪是一個不懂經濟的蠢貨。”
“古時候,燕國有個自以為是的名士,叫做荀彪,他不懂裝懂,想要依靠自己的巧舌如簧來謀取私利,最終被正義的王家子弟說服,最後羞愧自殺。”
現在的日不落帝國之人如果提到荀彪,並且知道歷史上有荀彪這麼一個人物時,都喜歡這樣嘲諷荀彪,就好比中原人喜歡嘲諷古時候有個叫趙括的紙上談兵的蠢貨。
既然地方勢力支援鹽鐵私營,燕侯王霸也支援鹽鐵私營,那為什麼還要召開鹽鐵會議,還會讓荀彪這個被史書認定為“跳樑小醜”的人在鹽鐵會議上大放厥詞?
秦檜很是疑惑,一切的疑惑都是因為資訊不充分,他所知道的歷史,只是真實歷史的冰山一角。
諸如三皇五帝退位讓賢,諸如燕侯王霸退位讓賢,等等等等,這種記錄,真實歷史是否真的如史書所言,秦檜自己也不確定。
古時候的事情,距離現在畢竟太過遙遠,眾說紛紜,很難有一個真正的定論。
現在的人,只會對古時候的燕國充滿憧憬,覺得那是一個君主退位讓賢,貴族知書達禮,百姓淳樸單純的美好時代,同時又對現實的世界感到絕望,不明白為什麼現實裡的君主不肯退位讓賢,為什麼現實裡的貴族只會剝削百姓,為什麼現實裡的百姓只會底層互相傷害。
是古時候真的如同史書描述的那般美好,還是現實中的人對遙遠的古時候帶著時代濾鏡呢?
他們愛抽象模糊的古時候,不愛具體清晰的現實世界,愛宏觀敘事的情懷,不愛每一個具體的小民。
他們愛一個抽象的人,動不動就懷念古時候的人如何如何,古時候的人真是淳樸單純有風骨,卻不肯愛身邊一個具體的人,不肯對身邊某個大叔大娘說一句您真是淳樸單純。
取下心裡的時代濾鏡,同樣是水裡的魚,一千前的魚,真的就比一千年後的魚更美好單純嗎。
當然,也有可能真的如某些人所臆想的一般,一千年前的獅子是知書達禮有風骨的,它們是不吃肉的,只吃草,只有現在的獅子才禮崩樂壞開始吃肉了,古時候的獅子都是好獅子,錯的不是獅子,而是禮崩樂壞。
寫十章遮蔽九章,大部分時間都在反覆修改,頂不住,起點只能容得下小白文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