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王宵想了想,然後說道:“南下與北上,為什麼一定要選一個呢?明公何不來個兩開花?”
“何謂之兩開花?”袁紹問道。
“兩隻拳頭打人,一隻拳頭打公孫瓚,一隻拳頭打曹操,給他來個雨露均霑。”王宵笑道。
他提出這個計謀只是剛好想到了,於是這麼隨口一說。
但是袁紹居然真的在認真考慮王宵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明公,正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兩邊都要打,最後只能是兩邊都打不死,我們只能集中優勢兵力,選擇其中一個方向打。”荀諶不再划水,指出了王宵這個方案的問題所在。
“嗯……”袁紹還在猶豫,沒有下定最後決心,每次到了這種關鍵時刻,他就容易掉鏈子,不知道如何選擇。
眾謀士武將們繼續議論著,誰也無法說服誰,同樣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也都能引經據典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你說我南下是急功近利,我說我南下抓住時機,伱說我北上是錯失良機,我說我北上是步步為營。
連續議論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後,眾人還是沒有商討出結果,袁紹也只好散會,他需要一個人單獨靜一靜。
當袁紹還在猶豫之時。
易京
官府
“袁紹現在肯定是坐不住了,眼睜睜地看著中原諸侯在兼併中越來越壯大,他卻被我死死地拖在了河北無法南下,哈哈!”
明明被打得只剩易京一座城池了,但公孫瓚卻依舊開懷大笑,彷彿只要袁紹不好過,他就能好過。
“易京城防堅固,我公孫瓚還能再守一百年!”
“拖!就硬拖!”
“拖到袁紹跟中原諸侯打起來時,我再趁機奪取幽州和冀州!”
曾經威震天下的白馬將軍,如今只能龜縮在堅固的城堡中等待時機。
軍事上,他的白馬義從被袁紹的強弩剋制。
政治上,他殺了名望極高的皇叔劉虞,搞得整個幽州的人都反對他,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
經濟上,他沒有文臣給他管理城池,打下來的地盤往往都是一頓亂搶。
白馬義從,是一群騎著白馬的弓騎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的戰術跟草原人類似,離得遠一點時,就投放箭矢射擊,等到敵人被箭矢射得陣型大亂、士氣崩潰時,這些弓騎兵們就會把弓箭扔下,拿出他們的馬刀衝入人群收割。
可惜在界橋之戰,公孫瓚上了頭,讓五千弓騎兵去追殺麴義的八百步兵,本來以為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勝利。
可誰知,麴義那個陰險的傢伙,居然利用【反斜坡戰術】,在八百步兵後面藏了兩千個弩兵,頓時千箭齊發,把他的白馬義從射成了馬蜂窩。
【反斜坡戰術】是一種經典的對付騎兵戰術,戰術原理就是利用騎兵看不到斜坡另一面情況的特點,在山坡上佈置誘餌,引誘敵人騎兵衝上山坡來進攻,等到敵人騎兵快要衝上來時,斜坡另一面的伏兵突然殺出,把騎兵射成篩子。
如果是正常情況,公孫瓚是不可能讓這些白馬義從這樣子衝鋒的,因此袁紹一直找不到機會剿滅公孫瓚的這隻精銳弓騎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