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曹秦二)
兩個月後
冬初
許昌
郊外農場
寒風瑟瑟,許多農夫在農田中瑟瑟發抖,雖然他們面黃肌瘦,但他們卻沒有絲毫愁苦,反而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
遼東地區一年一熟,春種秋收。
中原地區一年兩熟,春種夏收,秋種冬收。
交趾地區一年三熟,春種夏收,夏種秋收,秋種冬收。
現在,許昌屯田農場的屯田客們正在進行冬收。
“如今天下各地都在鬧饑荒,許昌這裡卻有這麼多糧食豐收,真是難得一見啊。”剛剛來到許昌的郭嘉看著老農民們在收割糧食,不由得發出感嘆。
三年前,他本來已經去了袁紹陣營,但是在袁紹身邊待了幾個月以後,發現袁紹身邊的謀士實在太多了,內捲過於嚴重,他待在袁紹身邊很難有出頭之日。
因此他乾脆離開袁紹,回到老家每天跟其他名士們暢談天下大事。
直到不久前,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之一的戲志才突然病逝,於是曹操讓王佐之才的荀彧推薦新的人才。
荀彧因此就把老熟人郭嘉推薦給了曹操,郭嘉也從此擺脫了失業狀態,來到許昌給曹操當謀士。
郭嘉的老家在潁川,而潁川郡被黃巾軍、西涼軍、袁術,這三股勢力輪流禍害,搞得當地民不聊生,到處都是難民。
“自從明公實施【屯田】以後,這裡的百姓餓死的就少很多了。”典韋被派來專門負責保護郭嘉的安全,可見曹操對荀彧推薦的人才還是很重視的,由此也能看出荀彧才是曹操的真愛,只要是荀彧推薦的人才,哪怕連見都沒見過,他曹操也相信對方一定是個真正的人才,提前派出猛將去當保鏢。
“屯田?”郭嘉自然是知道屯田的,早在孝文帝劉恆時期,大漢朝廷就開始把中原人口遷徙到關中開荒屯田,充實關中人口,增強皇權的實力。
不過孝文帝時期還沒有屯田這個說法,也沒有形成對應的制度,只是哪天突然覺得某塊荒地需要開墾了,就從中原遷徙人口。
直到名臣王長炯根據孝文帝遷徙人口開荒的先例,進行了改良,然後創造出了【屯田】這個說法,為孝武帝解決了流民問題。
可惜孝武帝后期太濫用民力了,導致屯田吸納流民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中原產生流民的速度,最後搞得大漢差點提前亡國。
雖然都是屯田,不過孝武帝屯田主要目的是充實邊疆人口,防止匈奴入侵,順帶吸納流民和生產糧食。
而曹操屯田的主要目的反而是吸納流民和生產糧食,順帶充實當地人口,防止外敵入侵。
“我們這的屯田,如果是自己帶耕牛的,只收五層,比豪強士族的租佃少一層,如果讓官府提供耕牛的,就收六層,跟豪強士族租佃同等。”
“所有屯田客,理論上都不用服徭役和兵役。”
典韋大大咧咧地說著,曹操的這項屯田政策,在目前看來肯定是良政,這沒有問題,至於以後會不會提高收租或者要求屯田客服徭役兵役之類的,那是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