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千古完人王陽明一)
雒陽
袁府
“陛下居然冊封一群宦官為侯,真是……世風敗壞,唉~”
“沒種的玩意還能當縣侯,簡直荒唐!”
“這大漢,我看是藥丸吶!”
“噓……別說這種話!”
一群年輕士人正在司空袁京的私人豪宅裡議論時政。
現在的袁家雖然還只是二世三公,比不得弘農楊氏,但已經得到了許多士人的擁戴。
不過也有那麼一些士人暗中對袁家腹誹,因為袁家為了當三公,居然偷偷地給宦官送禮。
而大多數士人則表示理解袁家,覺得袁家這是“被宦官逼的”,他們依舊相信袁家是純潔的,認為袁家絕對不可能跟宦官勾結在一起。
絕大多數士人們是這樣的,一邊批判宦官貪汙腐敗,然後自己在地方上貪汙時毫不手軟。
他們不是反對貪汙腐敗,只是反對宦官跟他們爭奪貪汙腐敗的權力。
汝南袁家表面上站隊宦官,以此混上三公的位置,暗地裡卻與其他士族合作,這一手玩的可謂是爐火純青。
與汝南袁家相同情況的是遼東王家,同樣表面上巴結宦官,討好皇帝,暗地裡卻又跟士族們勾搭在一起。
一眾士人們對封侯的宦官羨慕嫉妒恨,又不好意思直接說自己其實就是單純眼紅,所以拿著各種聖人之說來批判宦官,用聖人經學給自己的嫉妒之心打掩護。
他們或許應該想想,宦官幫助皇帝清洗外戚,封侯不過是皇帝對宦官的報答,他們士族反而跟外戚勾結,只要皇帝還是個正常人,都不可能重用他們這些有勾結外戚前科計程車族。
司空袁京不在府上,他的兒子袁湯現在在外面做太守,所以由袁湯的三個兒子,袁成、袁逢、袁隗招待一眾士子。
長子袁成已經十六歲,生得俊郎,次子袁逢才十歲,也是明眸皓齒,小兒子袁隗剛滿三歲,也過來湊熱鬧,提前在士人圈子裡露露臉,方便以後做官,甚至是做三公也不是沒有可能。
“諸君,慎言!”袁成擔心府上有內鬼把今日的這些話報告給宮裡的宦官,等到眾人靜聲後,袁湯又對士子中的一位沉默不語計程車子問道:“伯安兄,何故愁眉苦臉?”
其餘士子也紛紛看向那位沉默不語皺眉的青年。
青年二十歲出頭,名叫王雲,字伯安,號陽明。
他是王溤唯一的孫子,他的父親在他剛滿一歲的時候就死於疾病,從小在遼東長大,十五歲時離開遼東,前往中原闖蕩江湖,闖出了一番名頭。
他的祖父是大儒王溤,祖母是續寫《漢書》、並寫出《女誡》的大才女班昭,父親雖然死的早,但也是個九卿,母親是汝南袁氏的一位嫡女。
雖然家族現在“落魄”了,官職最高的也才只是一個兩千石的遼東太守王煌,家族裡連個三公都沒有,但畢竟是曾經出過名將王長治和名臣王長炯的家族,所以在現在的大漢還算是頗有名望。
在這麼多光輝耀眼的背景加持下,整個袁府,他無疑是最引人矚目的。
按照血緣輩分,他是袁成袁逢袁隗三個人的表哥,按照師生輩分,則是他們三個人的學長。
“愚只是在想,天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反賊?”王雲如是說道,【愚】是他的自謙,意為自己懂的不多,類似略懂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