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養寇自重五)
又六個月後
永初二年公元108年)
雒陽
南宮
一眾大臣們爭爭吵吵了幾個月,還是沒有做出最終決定。
不僅如此,車騎將軍鄧騭親率五萬精銳關東漢軍征伐羌人,結果被羌人擊敗,五萬漢軍慘敗。
穿著甲冑、有鐵製武器的大漢精銳,居然被一夥拿著木矛木盾、穿著布衣草鞋的羌人打得慘敗逃竄,而且這夥羌人才三萬多人。
奇恥大辱!
大漢建國以來的奇恥大辱!
嚴重的貪腐情況已經極大地影響了軍隊戰鬥力。
然而,即便如此,車騎將軍鄧騭依舊毫無阻礙地被升任為大將軍,並且他的上位得到了幾乎全部士人的支援,因為外戚鄧騭義無反顧地站在了關東士族們的利益上,得到了士族們的一致好評,他在士族圈子裡的名聲非常好,士人們都稱讚他是霍光再世。
反而是一些在戰爭中立下一些戰功的關西將領,被扣上作戰不利的帽子,然後被朝廷處死,他們這些沒有強大背景的關西豪族出身的將領們成為了戰爭失敗的頂罪羊、背鍋俠。
這場戰爭,不僅是震驚了羌人和朝堂上的關東士人們,也震驚了遼東的三大家族。
他們知道中原軍隊戰鬥力在這幾十年裡下降得厲害,遠不如邊郡的軍隊,但沒想到居然下降到了這個程度。
前漢時期,無論是邊郡漢軍還是中原漢軍,都可以做到“一漢當五胡”,而現在,只有邊郡的漢軍依舊可以做到“一漢當五胡”,中原的漢軍已經跟胡人五五開了,甚至有一些還打不過胡人。
現在的大漢是一個非常矛盾性的結構。
矛盾性在於,有戰鬥力的邊郡豪族在朝堂上沒有話語權,而有話語權的關東士族又費拉不堪。
同樣屬於邊郡的遼東,也因為是有大儒王溤的存在,才勉強混進了關東士族的圈子,不然也會跟涼州一樣悲慘,辛辛苦苦給朝廷鎮守邊疆,然後連話語權都沒有,只能任由關東士族割韭菜、薅羊毛。
關東士族們現在很糾結,一方面他們自己沒有戰鬥力,無法平定叛亂,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關西豪族們在平定叛亂時崛起,然後跟他們爭奪話語權。
不重用能征善戰的關西人,就有可能會失去邊疆,可要是重用關西人,就會導致關西人崛起,無論怎麼選擇,對於關東士族們來說都是不利的。
他們最想要的結果是,讓關西人忠君愛國,好好地鎮守邊疆,同時又不要來爭奪話語權,不要想著跟他們關東士族平起平坐,老老實實地當關東士族的狗就行,幫關東士族鎮守邊疆,防止蠻夷進入中原破壞他們關東士族的莊園財富。
但這種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
在這種養蠱般的模式下,如同人間煉獄般的關西地區遲早會養出能讓整個天下傾覆的“蠱王”。
遼東是一個介於關東和關西之間的團體。
因為遼東既有關西豪族們的強大戰鬥力,又有了跟關東士族們一樣的話語權,唯一一個做到了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