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都是一式兩份的,皇帝手裡保留一份,接聖旨的人保留一份,所以只要兩份聖旨對照一下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劉秀攻下長安後,將長安還儲存著的一些聖旨都收集到了雒陽儲存。
不久之後,蔡倫抱著同樣的九張聖旨來到大殿。
皇帝劉肇一一對照,然後發現朝廷儲存的聖旨跟王家儲存的聖旨確實一模一樣,應該不是造假後,不由得搖搖頭嘆息:“未曾想天下士人誤傳王優安王廣明之身世已有數十年,唉……”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冒領臣之先祖,懇請陛下為臣做主,為臣之先祖正名!”王溤一臉正色。
“這個你放心。”皇帝劉肇笑了笑,對於這種跟他沒有利害關係的烏龍事件,他還是感覺挺好玩的,正好藉此機會打壓一下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免得他們太過張揚。
得到肯定的回覆後,王溤帶著王家儲存的那份聖旨離開宮廷。
待到王溤離開,皇帝劉肇終於忍不住笑出聲。
噗嗤!
“哈哈哈哈!”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這下名聲要臭了,哈哈哈!”
見皇帝劉肇這麼高興,中常侍蔡倫也在一旁笑道:“他們自己貪心,才有今日之禍。”
對於這些士族,皇帝與他們是既合作又對抗,所以是很樂意看對方吃癟的。
……
數個月後
王長治和王長炯出生遼東的訊息被朝廷放出來,並且傳遍天下,皇帝親自出面為二人正名。
“不可能,是誰居然敢冒領我們琅琊王氏的先祖?”琅琊王氏的一位家族子弟很是生氣,居然有人敢跟他們琅琊王氏搶祖宗,簡直豈有此理!
“宵小之輩,簡直猖狂,居然敢做出冒領他人先祖之事!”太原王氏的一位家族子弟也是很氣惱,今天這事要是不能扳回來,他們家族的名聲就臭了。
雖然只要過個幾十年,大家也就忘記冒領之事了,歲月可以沖淡一切記憶,但在這幾十年裡,他們兩個家族就只能默默承受著他人的嘲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若是不信,可以去皇宮找陛下當面對質,陛下有聖旨為證。”傳出訊息的一個宦官不屑道。
他們這些宦官是皇帝扶持起來對付外戚和士族的,所以自然不會對這些士族子弟有任何好臉色,也樂得看到士族們為了爭名而相互內訌。
因為不信任士族,擔心士族造反,所以才重用外戚,用外戚來制衡士族,結果外戚也不是什麼善茬,照樣可以威脅皇權,於是為了制衡外戚,又扶持宦官,現在看起來宦官是人畜無害的,但等到宦官也威脅皇權的時候,皇權就會繼續扶持新的勢力制衡宦官,等到制衡宦官的新勢力也開始威脅皇權時,皇權就繼續扶持可以制衡新勢力的新新勢力。
這就是一個無限套娃的過程,這種玩法,遲早會有一天翻車,然後各方勢力鬥得頭破血流,最後國家殘破不堪。
“哼!”
剛才那位士族子弟冷哼一聲,士族與外戚如果說只是中立關係,有時合作有時對抗,那麼士族與宦官就是純粹的對抗關係,基本不可能合作。
外戚上臺,頂多就是把持朝政,把官位都給自己親戚,不給士族子弟們當官的機會而已。
可要是宦官上臺,那可是會幫狗皇帝清查田畝人口的,這可是要命的!
皇帝也一般把宦官們當白手套來用,讓這些宦官去對付士族們,要是不小心引起眾怒了,就把責任都推到宦官們身上,犧牲幾個宦官,從而暫時平息眾怒,反正皇帝是沒錯的,錯的都是執行辦事的宦官,是他們執行壞了。
這與遼東四大家族把遊俠當白手套沒什麼本質區別,無非是一個層次更高,一個層次更低,反正四大家族是沒錯的,錯的都是執行辦事的遊俠,是他們執行壞了。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