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其他家族子弟這樣子,王枔也就懶得管了。
但王溤太受她的寵愛了,所以王枔才會動用自己身為雲臺二十八將的聲望,強行把王溤塞給中原大儒之一的袁安去學習。
“若水啊,會議快要開始了,明天再講授吧,哈哈~”袁安微微一笑,撫了撫自己的鬍鬚,對眼前的這個學生很是滿意。
他也很希望能把王溤教育好,這樣有兩個好處,一來是增加自己的名望,二來是討好遼東王家那位活著的傳奇。
“陛下到!”
眾人議論紛紛、相互打招呼交朋友時,維持秩序的官吏對一眾士人們大聲吶喊。
隨後,上百個來自天下各地計程車人們紛紛站起來,朝著那位姍姍來遲的皇帝劉炟行禮恭敬道:“萬歲!萬歲!萬歲!”
“諸君請坐。”皇帝劉炟輕輕笑著,他不僅是大漢的皇帝,也是一眾儒生士人們的精神領袖。
從光武帝劉秀開始,大漢就有意識地將自己塑造為天下所有儒士的精神領袖,因此劉秀、劉莊、劉炟都對儒學專研很深。
朕不僅要在肉體上統治你們,還要在思想上統治你們!
不過現在的儒學也分兩種,一種是今文經學,一種是古文經學。
今文經學就是董仲舒等人的那一套,古文經學則是王莽和劉秀劉歆)發掘出來的那一套。
前漢的成帝時期開始,古文經學風靡一時,但隨著古文經學領袖王莽篡漢以及改革失敗,整個古文經學的名聲都徹底惡臭了。
劉秀繼承的是劉漢的正統,覆滅了王莽政權,所以他當然要推崇今文經學。
現在有的儒生學習今文經學,有的儒生學習古文經學,還有的儒生更離譜,直接自創經學流派,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而皇帝劉炟召開白虎觀會議的目的也是進行思想統一,把天下人的思想緊緊團結在今文經學上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既然如此,我們就開始對五經進行討論吧,一條條討論下去,看看哪些是不合時宜的,就把它刪除,看看又有哪些是需要加進去的,就把它加進去。”
皇帝正式召開會議,讓大家暢所欲言。
“春秋第十一篇有問題,我認為聖人的原話應該不是這個,聖人他絕不可能說這種話,根據我對其它書籍的瞭解,這句話可能是在口口相傳時出現了偏差,歷史上真正的原文應該是……”
“《周易》的第九篇有歧義,我認為《孟易經》裡同樣的第九篇才更適合作為《周易》的官方內容。”
“邵公此言差矣,《孟易經》不過是一家之言,怎可作為推翻現有《周易》原文的依據呢?”
“非也,如果按照現有的《周易》,我們根本無法解釋通【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緯,而在《孟易經》裡,有許多對讖緯的研究,用《孟易經》裡的一些內容來替換現有《周易》的一些內容,才更符合我大漢的國情呀!”
“《尚書》的禹貢篇曰,華陽、黑水惟梁州……和夷厎績。這句話我認為可能也是有偏差的,我在一本古文經學書籍裡,看到了不一樣的句子,而且那本古文經學書籍裡的內容才更符合原汁原味的對上古聖王時期的描述。”
一眾儒生士人們相互爭執,他們都有各自的祖傳書籍,比如光是《易》就有不同的版本,每個人都堅持自己家祖傳的版本才是最符合古時候真實情況的版本,並認為其他人的祖傳書籍可能是假冒偽劣。
這場討論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個月,雖然不如前漢的鹽鐵會議那麼重要和激烈,但時間也是挺久的。
鹽鐵會議的討論雙方討論到後面差點就要打起來了,雙方都跟吵架似的
而白虎觀會議就相對文明優雅很多了,無論再怎麼討論,大家也都是和和氣氣。
這主要是因為,鹽鐵會議的討論關係到討論雙方的切實利益,而白虎觀會議只是學術討論,沒有太大的利益糾紛,所以大家才能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