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由於王家在大建設工程和三韓開荒工程投資了大量財富,使得王家統治下的平民在幹完農活後可以去當個臨時打工人,打打臨工賺點幸苦錢。
畢竟馬韓人又不是地裡的韭菜,並不能很快地長出來,隨著死亡的馬韓人越來越多,奴隸也就越來越不夠用了,因此許多工程都需要王家花錢僱傭漢人平民打工。
與此同時,王家統治下的平民,他們的人均田畝已經達到了35畝,這個數量要高於中原的百姓。
中原的百姓,他們本來一開始每個人分有50畝田,是完全足夠養活自己的,而且還能有大量盈餘,但隨著一百多年來的不斷土地兼併,他們的人均持田量已經從50畝降低到了20畝,現在僅僅只是養活自己都十分艱難。
再加上王家不斷修建各種水利設施,建造堆肥廠,還有馬韓奴隸承擔許多勞動。
以上種種原因,使得王家統治下的百姓,其生活水平雖然遠不如宣帝時期的中原自耕農,但卻又要遠遠強於現在的中原自耕農,王家治下的百姓,其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了文景時期的中原自耕農。
由於生活水平遠高於現在的中原,所以王家統治下的佃農沒有一個逃荒的,甚至遼東地區還有許多自耕農懇求成為王家的佃農。
但大部分都被王家拒絕了。
只有平鄉地區的自耕農被允許賣田成為王家的佃農,因為平鄉離王家莊園太近了,王家必須兼併了,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至於西沓地區,早在大漢末年就被王家徹底兼併了,整個沓鄉原沓氏縣),如今只剩北沓的那些丘陵還屬於朝廷,而那些丘陵是沒有開墾田畝的,只是有許多百姓種植了麻、葛,將麻、葛出售給王家,從而賺取一點辛苦錢。
至於那些離得更遠的地區,要麼是其他三大家族的勢力範圍,王家不能動三個盟友的利益,要麼是屬於飛地,兼併了也很難去管。
王莽新朝的改革太失敗了,以至於自耕農生活水平如此悽慘,寧可給王家當佃農,也不肯繼續給朝廷當自耕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遼東另外三大家族雖然把租佃提高到了六成,但即便如此,他們治下的佃農,生活水平依舊要略微高於王莽朝廷的自耕農,所以也時不時有一些朝廷自耕農請求成為三大家族的佃農。
“大舜城的百姓們,願你們幸福安康!”馬韓太守王倇朝一眾王家統治下的臣民揮手喊話。
“太守萬年!”
“王家萬歲!”
“願為王氏付出心臟!”
百姓們真心擁戴王倇,熱烈地歡呼,甚至僭越地喊出“萬年”。
他們不在乎王倇是個什麼樣的人,也不在乎王倇是聖人還是卑鄙小人,不會在乎王倇殘害了多少無辜馬韓人,更不在乎王倇的那些故事是編撰出來的還是真實的。
他們只知道一件事。
這件事就是。
在馬韓太守王倇的統治下,他們過上了吃得飽穿得暖的幸福生活,有些人甚至娶妻生子,還有的甚至攢了點閒錢,買了馬韓少女當妾。
妾啊!
這在中原,那可是隻有豪強士族權貴們才有的玩意,而在三韓,他們這些平民,只要努力工作,攢點錢,居然也有機會納妾!
以前他們在中原時,每天飢寒交迫,時不時還要被流民搶劫,朝廷收的稅沒少過,豪強的租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遇到流民多的時期,就始終保持只讓他們勉強有口糧的程度,多餘的糧食通通成了租佃。
什麼聖人王莽?什麼中原天子?什麼孔孟之道?什麼華夏正統?
這些通通都是狗屁!
他們只知道自己以前在中原時過得很艱難,被王家遷徙到三韓後,就過得越來越幸福。
至於說,他們幸福的原因其實是王家瘋狂吸血三韓人以及貪汙朝廷國庫,導致窮盡天下之民而富王家之民。
但這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只知道自己在王家統治下比起在中原時,自己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
在這一刻,編造假故事、屠過城、生活還很奢華、甚至還養男寵面首、沒有絲毫聖人品德的王倇,才是百姓們心目中真正的聖人,一個帶領他們幸福安康的大好人。
孔孟之道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了嗎?朝廷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了嗎?王莽等有文化計程車族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了嗎?
都沒有!
既然都沒有,那他們就都是混蛋!
王倇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那王倇就是他們心中真正的聖人!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