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王莽新政七)
一年後
元壽二年
長安
未央宮
“陛下!”
男寵兼大司馬驃騎將軍董賢看著身旁已經斷氣的皇帝,不斷哭泣著。
幾天後
皇帝劉欣病逝的訊息傳遍長安。
傅太后早已壽終正寢,後宮大權又重新回到了王政君手中。
在士人們的一致指責下,董賢自殺,大司馬的位置便空了出來。
王政君下詔書,讓群臣推薦新的大司馬人選。
前將軍何武與左將軍公孫祿二人互相舉薦對方,他們二人此前都是皇帝劉欣任命的改制大臣,幫助皇帝進行限奴、限田、禁止土地兼併的改革。
因此,這兩個人的名聲非常臭,被今文經學計程車人們一致抵制,古文經學計程車人們則天然地反感劉漢政權及其爪牙。
士人團體也產生了分裂,佔據主流的今文經學依舊沉浸於土地兼併之中,而新崛起的古文經學則是徹底的復古派,一切都要按照西周的來。
太后王政君也終於硬氣了一回,直接任命王莽為大司馬,並迎立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劉衎為皇帝。
王莽就任大司馬的訊息傳遍天下,舉國歡喜。
那些讀古文經學計程車人對王莽非常歡迎,即便是讀今文經學計程車人也對王莽持觀望態度,百姓更是對王莽期盼已久,甚至是漢室宗親裡都有許多人支援王莽。
王莽幾乎是在天下人、各個階層的共同擁戴下,合理專權。
幾乎全部人都希望他專權,甚至希望他篡位。
民選大司馬!民選天子!
“將長安改成常安!”
“五銖錢是武帝發明的,是不符合周禮的,廢除五銖錢,發行春秋時期的刀幣!”
“丞相改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
“地名也要改,改成西周時期的地名!”
“還有更多的改革,容我先跟其他人商討下,暫時就這些吧!”
王莽剛掌權,就急匆匆地進行改革,想要把大漢改造成他心目中的“周禮理想國”。
“讓大漢再次偉大!”
“沒有人比我更懂周禮!”
王莽向天下人承諾:“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盛的大漢!”
“每戶人家家裡都可以養得起雞鴨!”
“每個人都能吃得起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