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您再給我一年期限,明年我一定還清欠債。”一位被催債的老農跪下來哭泣哀求。
為了讓王家更好地兼併沓鄉田地,遼東太守陸家家主)下令遼東各個郡禁止出售糧食到遼南縣,遼南縣縣令李家子弟)也下令禁止賑濟沓鄉,任由沓鄉的自耕農們遭受饑荒折磨,讓他們在饑荒中不得不賣田。
雖然王家撈了兩百億錢,就算高價買也能把沓鄉全部田給輕鬆兼併了。
但能低價兼併,為什麼要高價兼併呢?
錢又不是大風颳來了,能省則省。
“老先生,您呀,是去年找我們王家借的錢買糧過冬,現在都過去一年了,也已經到了還債的時間了呢,求求您講誠信,履行契約,有點契約精神吶。”王家子弟對老農和藹地微笑,非常有禮貌,並且居然還對老農作揖行禮,而且還溫柔地補充道:“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做人要知足,你已經靠著借王家的高利貸撐過了去年的饑荒,讓自己多苟活了一年,怎麼還能貪心地想要再延期還錢,貪婪地想要讓自己繼續多活幾年呢?你怎麼可以這麼卑鄙,你這樣做合乎周禮嗎?
“我!——”老農不懂這些文縐縐的話,更不懂什麼周禮,但又不知道如何反駁,尤其是看到子弟身後那些凶神惡煞的遊俠時,就更加害怕了。
“昔日周赧王債臺高築,欠債不還,因此被後世史書罵了一輩子,您也想要像周赧王這樣的昏君一個下場嗎?”王家子弟繼續勸說,每說完一句話就向老農行一次禮,他說的非常有道理,彷彿老農如果不還高利貸,那就是昏君周赧王轉世。
“我!——”老農民瞪大眼睛,他沒想到自己延期還高利貸就等於是昏君,就等於是天理難容,就等於是違背了周禮。
王家子弟繼續溫柔地對欠債不還的老農進行聖人教化:“子曰: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
“偉大的聖人孔子曾經說過,佔據本不屬於自己的財富,就會遭受殺身之禍。您佔據了我們王家的財富,如今不肯償還,以後萬一有個殺身之禍怎麼辦呀?我們王家飽讀聖人經典,個個都是憂國憂民,最是見不得百姓遭受殺身之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家子弟不僅引經據典,還擔心老農聽不懂,於是將聖人的話翻譯成白話說給老農聽,並繼續好心勸諫老農要清還高利貸,不然就會像聖人說的那樣引來殺身之禍。
這些都是王家對子弟們的教導。
王家是禮儀之家,所以催收高利貸的時候一定要符合周禮。
要有禮貌、合乎禮儀地去催收,催收前先作揖,行個禮,面帶微笑,時不時引經據典,用聖人的話去催百姓還錢,這樣百姓就沒法反駁伱了,因為反駁你就等於是在反駁聖人,反駁聖人那就是大逆不道!
催收高利貸時,給予被催收者春天般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士族子弟對他們的仁政與關懷,用士族子弟的淡泊名利與德行教化感動百姓。
“您是文化人,您說得都對,但我真的沒錢還,就算您說一千句一萬句聖人道理,我也還是沒錢還,哪怕孔子復生在我面前,我也還是沒錢還,請您再寬限一年,讓我明年還債好嗎?”老農不懂這些文化人的花裡胡哨,他只知道自己沒錢還就是沒錢還,引經據典一萬句那也還是沒錢還,這是客觀事實,不以聖人之言為轉移。
“唉……朽木不可雕也!”王家子弟嘆氣一聲,他沒想到百姓居然這麼愚昧,居然不願意接受聖人的教化,居然不願意沐浴周禮,居然沒有被聖人之言感動,然後把田賣給王家還債。
百姓居然對我的聖人之言無動於衷,這些聽不懂聖人之言的百姓、不願意接受聖人大道理教化的百姓,他們跟畏威不畏德的蠻夷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年這屆百姓不太行啊!
王家子弟在內心這般吐槽道。
蠻夷畏威不畏德!對付這些沒文化的、不懂周禮的‘蠻夷’,那也只能讓心狠手辣的遊俠們去強行催收了。
用周禮好好地教化他們!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