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時,大禹有九州而築九鼎,陛下何不如……”酷吏尹齊提醒道。
他是皇帝的諸多酷吏之一,專門幫皇帝對付豪強士族以及諸侯,每天都忙著抄家滅門,給皇帝充實國庫。
正因為如此,天下士人都恨透了尹齊,司馬遷還專門把尹齊編撰進了自己的酷吏列傳裡,只不過尹齊本人還不知情。
“九州?”皇帝劉徹心想似乎可行,將天下劃分為九個監察區,安排九個刺史監察地方官員,防止他們勾結豪強士族,但又轉念一想,並對尹齊非常傲氣說道:“我大漢的疆域可比大禹時代大多了,九州恐怕不夠啊。”
能夠開闢比先祖時期大得多的疆域,確實足以傲氣。
說罷,皇帝劉徹便指著地圖上新開闢的河朔、河西、南越、朝鮮等地說道:“在九州的基礎上增加朔方有朔方城的州)、交趾大漢疆域上的腳趾頭)、涼州大漢的荒涼之州),將梁州改名益州,並設立在巴蜀以及新開闢的西南夷地區。”
“如此,便有朔方、兗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幷州、揚州、荊州、益州、涼州、交趾,共十三個州,其中長安洛陽一帶是京畿地區,不設立監察刺史,由朕親自監察。”
若是算上長安洛陽的京畿地區,那便有十四個州,這第十四個州,可以叫京州,也可以叫司州司隸),反正這兩個詞都是中央的意思。
又一番和酷吏們的探討過後,皇帝劉徹確立了十三州的劃分。
劃分基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人口密集的地區要分出幾個郡給人口少的地區,免得有的刺史工作量太大忙不過來。二、與匈奴作戰的區域很重要,哪怕人口很少也要單獨作為一個州,並設定監察刺史。三、相同的山川河流地區儘量劃分為同一個州,省得刺史監察起來還要翻山越嶺太麻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後的結果是,幽州刺史部一共劃分了:渤海郡、涿郡、廣陽國、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
現在的刺史還沒有治所,它只是單純地負責為天子監察地方官員,防止地方官員勾結豪強士族,所以刺史今天如果去監察遼西郡了,那麼刺史今天的治所就在遼西郡,刺史明天如果去監察遼東郡了,那麼他明天的治所就在遼東郡。
本質上就是丞相史出刺和謁者的結合,讓十幾年才監察一次地方的謁者在變成刺史後,能夠時時刻刻都監察地方官員,每時每刻都盯著豪強士族準備割韭菜。
因為刺史是謁者的長期化、加強版,所以俸祿也和謁者相同,都是六百石。
但大漢的具體權力並不完全跟俸祿掛鉤,雖然謁者的俸祿只有六百石,但這些年被六百石謁者弄死的兩千石太守並不在少數。
同樣的,作為謁者的加強版,僅有六百石俸祿的刺史也是可以讓兩千石俸祿的太守感到恐懼的。
許久之後,在處理好劃分十三刺史部的事務後,皇帝劉徹對尹齊說道:“朕準備讓你當第一任幽州刺史,去監察那裡的地方官和豪強士族,你有這個膽量和信心嗎?”
“臣,尹齊,絕不敢辜負陛下!”
尹齊當即跪在地上高聲振奮,並且很是興奮,興奮於自己能夠當上刺史,也興奮於皇帝如此重視自己。
他是酷吏,是被豪強士族們痛恨和瞧不起的酷吏,是要被史書罵一輩子的酷吏,這個世界上,只有皇帝能夠重用他、欣賞他,其他人都巴不得他們這些酷吏早點死。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