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趁機攻下王庭,右賢王倉皇而逃!”
“從此以後,漢匈之間,攻守之勢易形啦!”
“大漢,天下無敵啊!”
皇帝劉徹反覆看著戰報,興奮地重複著說話。
在一旁的衛子夫正在為他捏著肩膀,並笑道:“陛下,這話你都重複幾百遍了~~”
“我這也是太高興了嘛,沒辦法。”皇帝劉徹看完戰報後,又從頭再看一遍,怎麼都看不膩,感受著肩膀處被纖柔嫩手輕捏的舒爽,他又想起了某個天縱之才,於是對身後的衛子夫問道:“我準備讓衛青把匈奴在漠南的單于庭打下來,順便讓小霍跟著一起去漢匈前線歷練歷練,你覺得怎麼樣?”
“他?”衛子夫愣了下,她知道皇帝說的是霍去病,於是微笑回道:“那孩子還太小了吧。”
“有仲卿在,不會打敗仗的,仲卿會保護好他的安全的,況且,名將就是在前線打出來的,哪有一輩子窩在家裡讀兵書讀出來的?那不成趙括了?”皇帝劉徹相信自己的眼光,他以前能發覺衛青這個軍事天才,現在自然也能發現霍去病同樣是個軍事天才。
說罷,皇帝劉徹親自剝開一個紫色的水果,並自己吃了一顆,然後又剝開第二個同樣的紫色水果,將這個紫色水果遞給身後的衛子夫,對其笑道:“這是張騫上次從西域帶回來的,叫葡萄,特別好吃,你嚐嚐。”
衛子夫鬆開捏肩膀的手掌,接過那枚剝了皮的葡萄,將葡萄含在嘴中,咀嚼過後將葡萄籽吐在手掌心,將葡萄肉一口嚥下:“果然美味,這西域的好東西可真多。”
“我準備在園子裡種上一大片這種葡萄,以後宮裡人人都有葡萄吃,怎麼樣?”皇帝劉徹一邊說著一邊又剝開幾個葡萄吃。
……
太學
“學生司馬遷,見過老師。”
剛剛升為郎中的司馬遷向自己的老師王長炯告別。
“子長,到了宮中服侍陛下,當謹言慎行,萬事不要出頭。”太學教授王長炯語重心長,雖然他才三十歲,也就比二十三歲的司馬遷大七歲而已,但已經在太學裡做了司馬遷將近半年的老師,對於眼前這個學生,又怎麼會一點感情都沒有呢。
雖然他王長炯不在乎天下蒼生,也不在乎大漢,但卻在乎身邊的朋友、親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用聖人的話來說,那就是他只有小仁,卻沒有大仁。
半年的相處下來,王長炯對於自己這個叫司馬遷的學生也很是讚賞,同時也知道司馬遷總是喜歡直言直語,王長炯對他的評價就是:有正義感,也有天賦,但沒情商。
謹言慎行、萬事不要出頭,也是王長炯根據司馬遷的性格對他作出的提醒。
“學生明白。”司馬遷拜謝王長炯。
“但願吧。”王長炯看出來了,司馬遷並沒有把他的提醒放在心上,於是繼續對司馬遷提醒幾句:
“人生在世,尤其是陪伴君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思危、思變、思退。”
“希望你真的能明白,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要考慮陛下會怎麼想、群臣會怎麼想、天下百姓會怎麼想,做每一件事都要考慮會有怎樣的後果,如此才能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上屹立,你要記住,木秀於林則風必摧之。”
“老師放心,學生都明白。”司馬遷再度拜謝。
又相互寒暄幾句後,司馬遷離開,另一個人前來太學計程車子緩步走來,只見那位士子並對他王長炯行禮:“文學博士王長夜,見過教授。”
來人正是王長炯的堂弟王長夜,今年不過十八歲。
不過這裡畢竟是太學,所以雖然他們是堂兄弟,卻依舊以官職尊卑相稱。
當初遼東郡府考核後,王長羽不幸落敗,由於回答太過中規中矩,所以沒能透過考核,反倒是語出驚人的王長夜把遼東郡守震驚了一下,然後被舉薦到長安朝廷擔任文學博士。
來到長安擔任文學博士後,又被皇帝劉徹調配到太學協助五位教授一同講課,也算是半個太學教授,或者說是太學教授的助手。
還沒完全離開的司馬遷忍不住回頭看了眼身後的王長夜,不禁暗道:如此年輕的文學博士,真是天下一大奇事。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