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國
王城外
“啊——”
“收隊!”
閩越國王城外,一處比較高的丘陵下,一個村莊正在被屠戮。
穿著甲冑防身的王長治一槍刺死一個正在逃跑的閩越百姓,然後讓身邊的副官揮舞軍旗,發出回到軍隊的旗語。
同時讓另一個副官四處尋找分散計程車兵,用喊話的方式召集他們回去,這麼做是防止有些士兵還沒學會旗語。
“收隊!”
“收隊!”
副官騎著馬在充滿血腥味的閩越村莊內四處大喊,將正在劫掠錢財計程車兵召回。
啪!
“啊——”
有一個士兵不聽從軍令,已經命令他回隊了,他還在樂此不疲地劫掠,當即就被副官抽了一鞭子。
像王長治這樣的隊伍還有很多。
孫子兵法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
而閩越王城附近就屬於通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意思就是,當處於我們和敵人都可以暢通的地形時,便要佔據周邊的制高點,利用制高點觀察敵人的一舉一動,同時用制高點觀察自己的糧道有沒有危險,站在制高點,可以隨時看到敵人襲擊糧道,於是就可以及時地支援糧道,如此打仗就對我方有利。
基於這樣的兵法原則,主帥王恢要求自己的副將李息率兵佔領了閩越王城周邊的幾個制高點,防止漢軍圍攻王城時,後方糧道被閩越軍隊截斷。
同時,為了保證這些制高點絕對安全,生活在這些制高點附近的閩越村莊必須全部屠戮乾淨,這樣做也可以避免這些閩越百姓向閩越軍隊傳遞訊息。
同時,孫子兵法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所以,不要攜帶太多糧草輜重拖累自己的行軍速度,同時儘量依靠劫掠閩越百姓來補充糧草,這麼做也是符合兵法原則的。
基於以上原因,諸如王長治和張次公等騎兵小隊被分派到附近各個閩越村莊進行慘絕人寰的劫掠屠戮,保證軍隊的指揮資訊保安,順帶為軍隊獲取物資。
軍紀對於一個軍隊是很重要的,這裡的軍紀不是指不劫掠,而是單純指聽從上級指揮。
上級命令士兵劫掠時,士兵必須無條件立馬劫掠,上級命令你停止劫掠時,必須立馬停止劫掠。
命令劫掠卻無動於衷的,以及命令不準劫掠卻劫掠的,都屬於沒有軍紀的表現。
隨著幾個沉迷於劫掠的漢軍士兵被鞭子抽打,所有士兵都乖乖地集結到王長治身邊。
咚咚咚!
副官敲響小鼓,並且敲的很急促,還敲了三次,這是一種軍令,意味著立刻急行軍回到主帥的軍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