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早先在公孫瓚軍中安插了十幾個可靠的人,雖然經過緊急南遷、無終騷亂、軍中甄別等多次打擊,僥倖活下來的人還是用各種辦法將重要的情報傳遞到了薊縣。
加上太史慈和程質帶回來的訊息,冀州發生的事情,基本完整地呈現在薊縣決策者們面前。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情報來源,那就是鄒雲寫給田瑭述說相思之情的十幾封信簡。
鄒雲不是一般的小女兒,她的信簡刻意避開了時事,但其中不可避免會提及一些常人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資訊。
這些資訊隱匿在你儂我儂的脈脈溫情之中,但田瑭能從字裡行間讀出有價值的內容。
於是南邊發生的事情,就不僅有了骨架,還有了血肉。
去年冬,關靖奉公孫瓚之命,棄無終,走南皮,重整根基。
但到達南皮時,他的屬官已經剩不下幾個人了。
沒到的那些人,或死、或匿、或叛、或逃。
為了儘快實現對南皮的有效統治,他的新任屬官裡有一大半都是勃海郡當地的世族子弟。
一方面,人手實在不夠,另一方面,用當地人管理地方,行政阻力會小很多。
否則,關靖才不會用這麼多完全不知底細的人!
為了撫慰那些奮不顧身從無終追隨而來的屬下,關靖把他們全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原本的無終縣尉升任勃海都尉,掌實際兵權;無終主簿升任勃海主簿,掌全郡文書;無終功曹升任勃海功曹,掌全郡人事……
連一個小小的遊徼,不入流的人,都被提拔成了南皮督郵,糾察本縣官民。
而勃海本地屬官,大都安置在各曹,執行關靖制定的各項苛政!
不滿自然是有的,但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因為只有握著刀把子的人,才是說了算的人。
何況那個叫吳度的新任督郵一臉殺氣,聽說他阿翁不久前在無終被暴民活活打死,所以糾察官民特別賣力積極。
誰也不想成為他手下的一條冤魂!
關靖也沒工夫去理會他們的不滿,或者疏導他們的情緒。他的第一要務,是不計代價、不擇手段地保證前線供給。
因為公孫瓚正統領數萬大軍和袁紹對峙,戰爭一觸即發,每天都會填進去無數的糧草物資。不搜刮百姓,何以為繼?
當然,這只是其一。
更深一層的原因,只有關靖心中有數。
佔據勃海,統治南皮,於公孫瓚而言,只算是勉強穩住了陣腳,根本談不上恢復實力。
對於一個把“擁有”看得很重,同時又極度厭惡“失去”的人來說,放棄無終簡直讓公孫瓚蝕骨灼心。
他所失去的一切。無論是財貨、人口、土地,還是面子,都必須得從勃海百姓們身上重新找回來!不搜刮百姓,何以恢復?
而且,關靖還有一個心結。
無終那麼繁華,毀了!他要給公孫瓚打造一個更加繁華的南皮,才能稍釋心中惶恐。
不壓榨百姓,不把勃海的財貨人力都聚集到南皮來,如何能再現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