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給予一定的和平時間休養生息,官府再做一些調配和兜底的事情,民生經濟自會慢慢復甦,死去的人便死去了,活下來的人還是能夠重建生活。
經過這麼許久的掙扎,劉虞也總算明白了,他不可能救下所有人,他能做的,就是盡力去救,剩下的,聽天由命。
這便是漢初“無為而治”的邏輯,這也是天地間的自然法則。
但若是公孫度大軍破了白狼城,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形了。
從遼東運輸糧草軍械千里迢迢,陽儀必然會徑直殺進無終,就地取糧。
軍隊的洗劫效率,可就不是那些流民能比的了,到時候,百姓的處境可就真是萬劫不復。
更被劉虞所憎惡的,是公孫度的反賊身份!
他自立遼東,自領平州牧,是地地道道的漢奸,反賊!
豈能讓反賊進來糟踐大漢的錦繡河山!
漢臣漢奸,不共戴天!
可現如今,劉虞麾下軍士不過三萬,且大部分都在北境防著邊患,剩下的萬餘軍力,如何抵擋公孫度的六萬大軍?
何況對方領軍大將是“遼東雙槍”之一的陽儀,本身勇武自是無可挑剔,又兼能征慣戰,劉虞麾下根本無人能敵!
最好的結果就是趙雲神勇,守住了白狼城。
若是守不住……
所以,劉虞問趙雲能不能守住白狼城只是個引子。真正要問的是,如果趙雲守不住,下面該如何應對。
“幹他孃的,陽儀是什麼貨色!”鮮于輔細膩的時候特別細膩,粗獷的時候又粗獷得厲害。
“鮮于將軍勇氣可嘉!”一人拍手讚了一聲,隨即話鋒一轉,“不過,軍陣之上實力決定勝敗,你與陽儀自是不相上下,但兵力懸殊,輕易言戰恐怕不妥。”
說話之人乃是劉虞從事齊周,此人已過中年,但相貌依舊俊朗,話也說得漂亮。
“不如增援白狼城。”一人介面說話,頭低著,高高的顴骨幾乎讓人看不見他的面龐,“依仗白狼城的險固和公孫度死戰,必定好過在曠野上面對遼東鐵騎。”
公孫紀已經把這個主張反覆說了多次,次次被駁回,卻又反覆再提。眾人皆側目而視,只有田瑭不做反應,端坐如始。
增援白狼,無論是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不具可行性。
戰略上來說,劉虞現在的實力只夠保境安民,依託本土防守,無論是後勤還是士氣,都有堅實的基礎。白狼城在哪?距離薊縣五百里之遙,幾乎已在鮮卑境內。
且不說勞師遠征帶來的後勤問題能不能解決,若那些在絕境中掙扎的流民趁機進攻薊縣,哪裡還有迴旋的餘地?
要知道,若不是忌憚這一萬餘人的軍隊,那些流民早就奔襲過來了!
戰術上來說,要增援白狼城,需要跨越右北平郡和遼西郡,這兩郡可都是公孫瓚的地盤!他們能不能守住白狼城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劉虞要派軍隊進來,那是萬萬無法接受的。
你來了你要幹嘛?趁機侵佔我的地盤嗎?
稍微給你在後勤上搗點亂,支援白狼城的軍隊可就成了深陷泥潭的孤軍!
除非劉虞和公孫瓚之間有戰略互信,可這種信任早就因為劉和的事情而蕩然無存。
帳內安靜下來,又不能派兵增援,又不能坐困愁城,實在是無計可施。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