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個粗人竟把這句學了去,還恰到好處的用在了這裡。田瑭看了看太史慈,徵求他的意見。
“我既入軍旅,當尊將令。”太史慈回答的很巧,其實他多次聽田瑭說起趙雲,心中也存了一試高下的想法。
“這就對了!這才是好兒郎!”嚴綱哈哈大笑,“我有個提議,乾脆把軍中出眾者都選出來,大家一起比試比試,搞一次群英會,也算是南下前提振提振士氣。”
“不妥不妥,若有損傷,於我不利。”單經再一次表示反對,“時間上也不允許。”。
“沒什麼不妥的,我認為很妥!”嚴綱一步不退。
“嚴老頭你真是糊塗,戰場上的功勳豈不如這比武的名次?省下力氣來戰場廝殺多好,何必非要戰前自己人和自己人比試呢?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嘛!”單經反唇相譏。
“二位勿要爭吵,勿要爭吵。”田楷見二位老將又爭執起來,頗為頭疼。
拜訪雖然沒能說動田楷讓自己隨軍南下,但畢竟太史慈算是獲得了許可,總不至於顆粒無收。
更可喜的是,竟然遇到了趙雲,還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田瑭打算過幾天再找機會相見,加深感情。
因為劉備此時就在公孫瓚這裡,自己可不能落在了他後面。若等他把趙雲拐了去,自己找誰去哭訴?
關羽和張飛兩人,田瑭是沒什麼心思的。歷史上曹操對關羽都好成那樣了,還不是得眼睜睜看著他千里投奔劉備?田瑭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的魅力和劉皇叔、曹丞相比起來,簡直是渣渣。
除非能把劉備招攬到麾下,否則這兩位打死都不可能跟了自己。
劉備能被招攬嗎?不!絕對不可能!
張飛罵呂布是三姓家奴,焉知他大哥現在已投奔過朱儁、劉恢、公孫瓚三人,後面還有陶謙、曹操、袁紹、劉表……
誰能招攬劉備?沒人!
想到這裡,田瑭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沒有一個可以招攬人才的名分!
現今諸侯大多出身鐘鳴鼎食之家,門生故吏數不勝數,他們或有家族的支援,或有官職的便利,或有名士的光環。
後來三分天下的曹操有曹氏一族的兄弟幫襯,更把漢獻帝這個法寶攥在手裡,劉備自始至終扛著皇叔的名頭招搖過市,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更有一群江東士族圍在周邊,自己有什麼?
拿什麼作為自己吸引天下英才的旗幟?總不能指望自己一個一個先交朋友再招納吧,那是什麼樣的效率!
自己的大義在哪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可這大義豈是隨隨便便就能找到的?那還不滿地都是諸侯啊?
田瑭一度想到了宗教,這個時代,宗教就是最高效的動員百姓、凝聚力量的辦法。
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從此時往後再有一百多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釋出米蘭敕令,立基督教為國教,以利用其力量整合帝國。卻沒想到,往後神權一路向上,世俗政權則一路衰落,直至被神權摁在地上摩擦。
更可怕的是,神權的絕對優勢,給歐洲帶來了絕對的思想控制,導致了千年的黑暗和矇昧,要不是世界幫他們保留了古希臘的典籍,文藝復興能不能發生還猶未可知。
田瑭既然知道如此因果,那就絕不允許東方世界出現一個不受制約的神權。
想著這個問題,田瑭和太史慈回到家裡。出乎意料的是,兩人剛坐下喝水,陳信便來稟報說門外有三人求見。
來人自稱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