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五條線路,總計三十多個小屋。再結合各地的地勢條件,蔣綱又排除掉三條線路。
剩下的還有兩條。一條北出襄平後直接往西,經遼陽、險瀆、無慮,最後到昌黎。另一條出遼陽後先南下再西進,經過遼隊、房縣,越過冰封的遼澤,最後到昌黎。
北出的線路上有七個最有可能的獵人小屋,南出的線路上有八個可能的獵人小屋。
“來人!”蔣綱的眼睛微閉,露出狠厲之色。
參軍趕忙湊過來聽令,蔣綱壓抑住亢奮的情緒,命令道:“派兩隊軍士連夜出城,去探查這兩個獵人小屋。查完後立刻回報!”
參軍看著蔣綱指向的兩個圓圈,躬身稱喏。
那兩個點,一個是北出線路上的第一補給站,另一個是南出線路上的第一補給站。
哪個小屋內留有痕跡,便能確定田瑭走的哪條路!
已經從襄平出來四天了,田瑭一行人終於在入夜之前安全的趕到了第五補給點,這裡位於醫無慮山的山腳下,周圍長滿了茂密的長青林,十分隱蔽。
此時雪早就停了,天上掛著明晃晃的月亮,將這片覆著雪的大地映照得一片銀光。
計劃中,明天他們將依山南下,繞過大山後再北上到達昌黎,最後一個補給點就在昌黎城外的山中。
那裡有一名當地的獵人,負責在他們到來之前照看準備好的馬匹。
連走五天,即使是戰馬也不堪再用,必須要換新的馬匹,而第六補給點足足準備了十匹戰馬。
正在服役的戰馬當然是弄不到的,那是最重要的軍事資源。所以那十匹馬是從黑市上買來的,退役不久的中老年戰馬。
即便是這樣,售價也高達一萬錢一匹,十匹馬,足足十斤黃金。
不過這些都是蔣綱的錢,用來幫助自己逃跑,田瑭認為正是花在了刀刃上。
他們將在明天下午晚些時候到達第六補給點,然後充分休整一夜,第二天便帶著充足的補給離開。進入大淩河谷,沿著河谷到柳城,踏上通往幽州的平剛道。
只要過了昌黎,公孫度的控制力便會大大減弱,他們也就基本安全了。
昌黎城自然是不能進的,他們原本的計劃是走附近的山中小路繞過昌黎,這也是那位獵人的另一個作用,他是昌黎本地人,熟知山中小道。
但是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四五支騎兵隊,雖然每次都安全避過,但大家的內心卻是越來越壓抑。
毫無疑問,這些騎兵隊的目的地是昌黎,而他們去昌黎的目的只能是一個:把那裡變成自己這些人的墓地!
昌黎城中本有守軍,還派這麼多軍隊前往,那可就不只是在昌黎蹲守了,而是把那一區域真正變成不可逾越的鴻溝。
那些山中小道是不是還可靠,已經變成了不確定的事情。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